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外国美术史

2015-06-25来源于:新浪收藏    编辑:少韵

第一章   欧洲原始美术

现已发现人类最早的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岩画、雕刻、建筑等,大多数遗迹集中在欧洲南部,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第一节   旧石器美术

自19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欧洲南部相继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洞窟,其中保存了原始人的美术遗迹。
拉斯科洞发现于1940年,全洞由主洞、后洞、边洞三部分和连接组成。洞内岩壁上,用动物脂肪调成的矿物质颜料,描绘了大量野牛、驯鹿、野马等动物,这些形象用粗壮老练的黑线勾出轮廓,并以红、黑、褐色渲染出体积结构,气势雄壮,富有动感。
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879年,所绘野牛的形态最生动,技法简练,使用了红、褐、黑等多种颜色。《受伤的牛》表现了野牛在受伤了之后的挣扎,动态强劲有力。

现已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的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最著名的有奥地利维也纳附近出土的《威伦道夫女裸雕像》和法国鲁塞尔洞的浮雕《手持骨角的裸女》。

第二节   中、新石器美术

中石器时代以西班牙拉文特地区的岩画最著名,如在加苏里亚峡谷发现的《猎山羊图》和《战争图》等。这些岩画着力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把运动中的人物、动物处理成剪影效果,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形象概括简要,内容有叙事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新石器时代美术的主要成就是陶器和巨石建筑。欧洲各地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大体分为单色素陶和彩陶两类。彩陶外饰以几何纹样,集对称、单纯、均衡为一体。巨石建筑是指重达数吨重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建筑物,有立石柱、石垣、石墓、石栏等形式。英国南部斯通亨治的一座石垣,布局呈圆形,左右对称,整块巨石拔地而起,顶端横架着楣石,这个巨石建筑以宏伟的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而引人嘱目,这可能是当时举行崇拜自然仪式的圣地。

第二章   古埃及的美术

古代埃及是东方奴隶制社会专制国家的代表,它有一种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宗教对古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埃及人对死亡的认识,促使历代法老把大量精力花在修筑陵墓和宙宇上,对尸体的保存和坟墓的装饰特别关心。古埃及人认为,人的肉体死后,灵魂永生,所以法老们让人在他们死后,用香料泡制其尸体,不致于腐败,这即是“木乃伊”,还让雕刻其肖像,让灵魂暂住。

第一节  古王国的美术

古王国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艺术最能显示出雄伟的特色。

建筑  金字塔是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吉萨金字塔群是金字塔中最典型、最突出的代表。其中一、胡福金字塔高146.6米,底边长233米,是一座四方尖锥体的庞然大物,它由230万块2.5吨重的巨石垒成。二、哈佛拉金字塔高143.5米,底边长215.25米。三、 门卡乌拉金字塔高66米,底边长108.04米。金字塔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的压力,是皇权的象征。站其脚旁,人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充分显示出金字塔的艺术性:形体宏大简洁,均衡、对称,色彩与自然环境谐和,有一种壮阔美,象征着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雕刻  古王国著名圆雕作品:1.《斯芬克斯像》,即哈佛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整块天然岩石雕凿而成,高20米,长57米,面容以哈佛拉本人为原形,头带菱形巾冠,前额雕有圣蛇装饰,身子雕成狮子状,威严气派。2.《王子拉诺切普与其妻坐像》。3.《门卡乌拉和王后像》。4.《村长像》。5. 《书吏凯伊》。

三、浮雕和壁画 在古埃及有共同程式:1.正面律;2.主大仆小;3.带状排列结构;4.固定色彩程式;5.填塞法。代表作品:浮雕《纳美尔岩板》、《猎河马》 等。绘画《群雁图》等墓室壁画。

第二节   中王国美术

一、建筑  建筑以神庙和宫殿为主。著名的门图普太普宫殿,由两层平台相叠而成,顶上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从中王国开始庙宇入口处两侧设立方尖碑,上面刻着国王的名讳、封号,其中以法老谢努塞尔特一世太阳神庙前的方尖碑最为有名。

二、壁画  中王国时,地方贵族陵墓中壁画流行,在程式上仍保持着古王国时的传统,只在表现风格方面更活泼、圆润、优美。

第三节   新王国美术

这一时期的美术在技巧和审美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一、建筑  新王国时期建造了大量的神庙、宫殿及方尖碑等纪念性建筑,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哈特什帕苏女王的陵墓建筑,它依山而建面对河谷,其规模和气势都超出了前后历代法老。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建筑还有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和阿布?辛姆贝勒神庙。

二、雕刻  继古王国之后再度繁荣。《埃赫纳顿像》是埃及雕刻史上第一次没有美化的、 忠实于对象的王者像。 《涅菲尔提蒂王后像》是埃赫纳顿之妻的雕像,石灰岩、着色,容貌清秀,线条柔和,高贵端庄。

三、壁画  现存最多的是墓室壁画,内容具有很明显的世俗性,多是表现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以及仆人们从事农牧劳动的场面。著名的墓室壁画有:《三个女乐师》、 《渔猎图》、《舞图》等。

第三章   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

今天伊拉克一带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这一地带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定居,其创始者是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
一、建筑  苏美尔人—阿卡德人的建筑以神庙和宫殿为主,多建在高坛上。亚述和新巴比伦的城市和宫殿建筑是两河流域最伟大、最辉煌的成就。
新巴比伦城的富丽雄伟在当时已为世界所景仰。从现在的遗迹来看,它有三道城墙,分别厚达7米、7.8米和3米。城墙上共有了望塔楼300多座,各城门分别用巴比伦诸神的名字命名,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南方要塞”的主门——伊什塔之门。大门墙壁上装饰着蓝色琉璃砖,并分布着横向排列的黄褐色的动物图案,在蓝黑色的底子衫托下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二、雕刻   苏美尔人的雕像具有圆的头颅、短颈以及把头面剃得光光的特征;阿卡德人则是长发、长须、长脸及鹫鼻。这些雕像在各自的特征上又敷以色彩和用贝壳或宝石镶嵌眼球,给人以天真幼稚的生动感。
巴比伦时期遗存的雕刻作品为数不多,最著名的是公元前18世纪中叶的《汉漠拉比法典碑》浮雕,石碑上端浮雕着汉漠拉比站在太阳神沙玛什之前,准备接受太阳神赐给他的法典,人物形体结构正确,动作自然。
公元前9—7世纪是亚述王国最盛时代,也是两河流域的浮雕艺术最丰富和最具有艺术性的阶段。公元前8世纪末建造的萨尔贡二世王宫入口处的一对高420cm的《人首翼兽像》是一尊建材、圆雕、 浮雕相结合的作品,艺术构思巧妙,气势雄壮有力,有一种威慑力。
亚述雕刻艺术发展最生动有力、最辉煌的阶段则是公元前7世纪,重要浮雕作品有《国王讨伐阿拉比亚人》、《野营图》以及许许多多的《狩猎图》等。在这些作品上把生动、充实、有力的写实技巧发挥到了高度,特别是狩猎场面表现得最为激烈,对野马、羚羊、狮子、猎犬及人和马等形态有准确的把握,并注重刻画了对象的精神感情。其中《受伤的母狮》表达了亚述人坚毅的性格。

第四章   古代希腊、罗马的美术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两三千年前,欧洲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原始蒙味状态的时候,希腊人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对后来世界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希腊文化在巴尔干半岛及地中海东岸兴起之前,在爱琴海域曾经有过相当发达的爱琴文化,如传说中的亚特兰第斯文明。希腊人部分地继承了爱琴文化的成就,也吸取了埃及、两河流域的营养,丰富和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使之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第一节   希腊古风时期的美术

古风时期,出现了希腊建筑的柱式,奠立了情节性瓶画的类型,确立了艺术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建筑    古风时期建筑最主要的成就,在于不断探索,创造了两种基本柱式,也可以说是两种基本的建筑学派:多利安式和爱奥尼式。除了在古风时期形成的这两种柱式外,在古典时期,希腊人还创造了科林斯柱式,是从爱奥尼式演变而来的,主要区别在柱头,较爱奥尼柱头高,且呈花篮形态,带有更多的装饰意味。
希腊的这三种式,在古代西方建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建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雕刻   希腊雕刻家在创造裸体人像方面的进展是非常迅速的,经过百年的探索,出现了十分出色的作品,《荷犊的男子》是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 小牛雕得很生动,男人的双手雕刻的结实有力,面部也带有“古风式的微笑”,男人的手臂和牛的四肢处理的较呆板。  

公元前6世纪末,装饰浮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西夫诺斯宝库上的《特洛伊之战的众神》、《众神和巨人作战》、《赫尔墨斯和雅典娜的马车》等作品,在表现空间和处理构图方面,作了大胆而有价值的尝试。

三、瓶画 希腊瓶画匠师们,通过摸索,出色的解决了实用和美观相结合的课题,艺术家在为陶器敷色时,充分估计到了器皿的造型和不同的装饰要求,即使描绘极其复杂的场面也能在结构、比例、色彩等方面造成与瓶身谐调一致的效果。

“黑绘风格”的瓶画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末, 其特点是在器皿的红色底壁上画出黑色图形,轮廓往往用锐器刻出来,人物多是侧面形象,细部表现不多,富有装饰意味。现存最著名黑绘式作品有:1. 佛朗索瓦瓶、“掷骰子游戏”瓶和“狄奥尼索斯渡海”杯。

“红绘风格”的陶器产生在公元前5世纪,其特点与“黑绘”相反,所绘的人、动物或图案都是陶壁本色( 接近红色,故名红绘),而背景则敷上“黑漆”, 人或物的内结构用深浅、粗细、长短、曲直不同的线条,细致地表现出细节,获得更生动的效果。红绘风格著名有阿弗吉米德和欧佛罗尼沃士等代表,其他有图利斯和布里克等。

第二节    希腊古典时期的美术

这一时期是希腊文化的繁荣时期,在这期间希腊的哲学、文学、戏剧、建筑、雕刻、绘画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一、建筑   古典时期建筑的重点仍是神庙,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它不规则地分布在山顶上,它包括山门、巴特农神庙、尼开神庙、伊列克提翁神庙等建筑,主体工程是献给智慧女神、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巴特农神庙。
古典后期建筑有规模庞大剧场,如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卡比多拉剧场》可容纳一万四千多观众,在雅典的《狄奥尼索斯剧场》可容纳四万四千人。

二、雕刻   古典时期的雕刻已完全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拘束和装饰性,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达到了希腊雕刻艺术的鼎盛时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雕刻家,并逐步形成了“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一古典时期的造型原则。

《波赛冬像》是公元前460年左右的青铜像,像高209cm,现藏于雅典国立博物馆。1928年人们在优卑亚岛附近找到了这尊青铜像原作。他两脚分立,双手开张,一手似执戟作投掷状。这尊“开放形”圆雕完美的解决了重心,显示出藐示一切的威严气概。公元前5世纪最著名的雕刻家是米隆、菲狄亚斯和波留克利特斯等。

1. 米隆是古典初期的雕刻家。他的作品造型准确, 对人物内在的骨骼肌肉运动有较深的理解和传达。代表作《掷铁饼者》在一个瞬间的动作上表现出运动的连续性。

2. 菲狄亚斯是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 生于公元前500年,卒于公元前431年左右。菲狄亚斯了雅典卫城建筑,参加并指导其弟子们创作了卫城内大量雕刻。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巴特农的雅典娜》,可惜这些雕像均未保存下来,后人只能从文字记载和罗马摹制品研究他的创作。|

3. 波留克列特斯雕刻有《持矛者》、《束发的运动员》、《受伤的阿玛戎》等。

公元前4世纪的雕刻艺术以普拉克西特莱斯、史柯巴斯和列西普斯为代表。

1. 普拉克西特莱斯,作品以柔美、抒情为特征,他的雕像总是处在恬静、愉悦的气氛中,人物的精神面貌是沉思的、悠闲的,但充满青春活力,给人以亲切、诗意的感受。其代表作有《赫尔麦斯与狄奥尼索斯》、《尼多斯的阿芙罗狄德》等。

2. 史柯巴斯是个建筑家兼雕塑家,他的雕刻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人物形象常有一种强烈不安的,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代表作有《美勒德》等。

3. 留西波斯的1500件大小青铜像没有一个留存下来,罗马云石摹制品也很少,主要有《刮汗污的运动员》、《系鞋的运动员》和《休息的赫拉克利斯》等,这些人物既有运动员一样健壮的体魄,又有复杂的感情和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

第三节    希腊化时期的美术

一、建筑   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放在首位。在新建和改建的城市中,广泛运用了公元前5世纪末米利都建筑师赫巴达姆设计的方格形街坊和道路。中心是喧闹的贸易广场,周围有庙宇和各种公共建筑物:会堂、元老院、图书馆、学校、体育竞技所、法院和贸易所等。

二、雕刻   希腊化时期雕刻艺术的中心逐渐从希腊本土移到小亚细亚沿岸和邻近城市,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风格。

1. 本土地区仍然保持着古典时期的优秀传统, 并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米洛的阿芙罗狄德》以其内在的运动感、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感,从各个不同角度都散发出艺术的光辉,具有永恒的魅力。

2. 在埃及地区,风俗化雕刻流行。当时的雕刻家既刻划了贵族的形象,也反映了社会下层如街头流浪儿、渔夫、乞丐的面貌。如小形铜雕《努比亚少年歌手》和石雕《小孩与鹅》等。

3. 小亚细亚的柏加玛是希腊化时期的另一个艺术中心。在罗德岛发现的《拉奥孔群像》,是公元1世纪中叶的作品,取材于特洛伊之战、悲剧性情节,在表现人体解剖、运动、刻划人物痛苦情绪、组织群像构图方面,不愧为出色的艺术作品。
4. 希腊化时期的肖像雕刻, 在公元前4世纪的基础上更前进一步,出现了歌颂帝王和独裁者的肖像。这些肖像的最大的特点是强调非凡的个性特征,强调异于普通人的英雄面貌。如《阿塔罗斯一世像》、《亚历山大肖像》。

第四节    古罗马的美术

罗马的可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在亚平宁半岛(今意大利)中部台伯河沿岸,当时居住着的拉丁原始氏族部落,于公元前753年创建罗马城。以后经历了共和国时期(前509—前30年)和帝国时期(前27—公元476年)。

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又被希腊人征服。罗马人是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条件的制约,罗马艺术也逐渐显出其自身的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罗马人的艺术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与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罗马人果断、勇敢的气质。
一、建筑 罗马共和体制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是:竞技场、公共浴池、集合场等。古罗马的栈道、桥梁、地下水道等工程建筑也很发达。

《可里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它可以容纳五万六千人,这里经常举行奴隶与奴隶、 奴隶与野兽的角斗及各种娱乐活动。

哈德良执政时代(117—138年),兴建了规模空前宏大的《万神庙》。内部主体结构是一个宏伟的圆形厅堂,顶部是穹隆屋顶,圆顶直径达43米多,高42米,用砖和三合土砌成。

罗马帝王征服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后,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提高自己的威望,在班师回罗马城的必经之路上兴建凯旋门和纪念柱。凯旋门一般为拱券式,外轮廓方形,再配以浮雕装饰和铭文。《提度凯旋门》是为纪念提度执政时期镇压犹太人起义而兴建的一跨式凯旋门(公元81年)。《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4世纪,有三个孔门,四根混合的柱子,柱基和门墙上布满装饰浮雕。

二、雕刻   罗马将领把大批希腊艺术珍品劫运到罗马,装点庭院、、街道。不少希腊的艺术家被当作奴隶招到罗马,为迎合罗马贵族的口味制造作品。临摹希腊雕塑、壁画的风气盛行,新制作的雕像也吸收了希腊艺术的概括能力,较早期自然主义的雕像有很大进步,开始走向形式多样化,题材广泛化。

《布鲁特斯》胸像是古罗马现存少数青铜人物肖像之一。这尊肖像鲜明地体现了共和时期罗马人坚毅、严肃的气质。  

《奥古斯都立像》是受希腊理想化风格影响的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脚、体弱多病的奥古斯都表现成高大健美的统帅,脸庞也在形似的基础上加以美化,接近希腊神像的美。

《阿格里巴》是写实与美化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作者较生动地表现了这位具有宏伟气魄、卓越才能和高度文化素养的军事家兼政治活动家的形象。
在罗马写实肖像中,《马尔苦斯?奥里略斯骑马像》具有特殊的、不同于一般的风格特点。这是保存到今天的唯一的古代骑马铜像,马尔苦斯?奥里略斯是颓废的哲学思潮——斯多噶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多噶学派的思潮反映了罗马帝国根基动摇时,统治者的忧郁情绪。

三、绘画   现存的绘画主要有镶嵌画和湿壁画,也有些蛋胶画。壁画遗迹以罗马城、庞贝城和赫尔库朗涅牟最多、最著名。这些遗迹不仅是我们研究罗马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希腊绘画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公元2至4世纪,罗马城及各行省的镶嵌画很发达,这些用彩色石块镶嵌的人物和动物形象逼真,色彩丰富,题材多样,用来装饰公共场合和贵族住宅的墙面、地面或天顶。现藏于那不勒斯国立博物馆的《伊索斯之战》是最著名的镶嵌画之一, 画面表现了公元前333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在地中海东岸的伊索斯城与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大军会战的情景。

第五章   欧洲中世纪的美术

中世纪的艺术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总的来说还是丰富多彩的,它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时,古罗马帝国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过程。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公元4世纪之后,基督教的活动处于合法地位,信徒们开始在地在上寻找活动场所。最初只有利用当时原有的“巴西利加”——公会堂作教堂。所谓巴西利加式教堂,其形式是长方的平面,结构为三跨或五跨式,中央是较高的有脊中堂,两侧是较低的侧间,中堂后部有一拱门,设有一段特别高的座席,后来又在座席前设有唱诗班席,两侧附设读经坛。室内光线从两侧上方的窗户射进来,层顶为坡状滚水式木结构。现存的巴西利加式教堂最著名的有兴建于4世纪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和《圣克里门特教堂》等。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帝国的首府君士坦丁堡(现为伊斯坦布尔)原是一个希腊化城市。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徙至此, 逐渐代替了罗马城的地位,成为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重要城市,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交流中心。拜占庭帝国不但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同时也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一政体的产物,为宗教和王权服务。
现存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艺术的代表。它有复杂而条理分明的结构系统。高60米、直径33米的大穹顶高耸于中央,覆盖主要空间,与前后的穹窿顶及更小的两侧穹窿顶所覆盖的空间连接为一整体,并通过列柱与侧廊相连。在主穹顶的底部一周密排着四十个采光窗口,每当阳光照射时,教堂穹窿犹如在空中升腾一般,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

第三节   罗马式美术

罗马式美术仍以教堂建筑为重点。罗马式教堂兴起正值封建割据状态,所以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石墙很厚,窗户小而且距地面高,教堂前后往往建有碉堡似的塔楼,以防御外来攻击,高耸的塔楼使罗马式教堂在一般建筑中特别突出,加强了它作为纪念性建筑的效果
罗马式建筑著名遗构,在意大利有《比萨教堂建筑群》 (建于1063—1092年)、米兰《圣安布罗索教堂》 (建于12世纪);在德国有《买因兹教堂》(建于987—1038年),《时派耶教堂》(建于1030—1060年), 《窝牧大教堂》(建于1110—1181年);在法国有《奥腾大教堂》( 建于1090—1132年),《圣脱洛斐姆教堂》(建于1150年左右)等等。其中以《比萨教堂建筑群》最驰名,主教堂的平面是拉丁十字形,拱券和墙壁用红、灰色大理石相间砌成,显得十分华丽轻快,钟塔高55米,但建成不久即倾斜,它斜而不倒,至今引来众多观光者。

第四节   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美术,是公元12世纪末首先在法国开始,随后流行于全欧的一种建筑形式。哥特式建筑代表了封建中世纪最光辉最伟大的成就,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显著的价值,从工程技术到艺术手法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它是当时人们智慧的结晶。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师利用罗马式建筑中曾出现的矢状券,并把过去所有的拱架作以改进,产生了作为骨架的曲肋拱,并使其向上延伸,利用尖拱使它的跨度可以大小自由,整个建筑物内部几乎没有墙壁,骨架之间是一个个又高又大的窗户,这就便其内部既高大而又明亮,再加上从窗子的彩色玻璃画上透过来的富于变化的彩色光线,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飞向天国的神秘的宗教情感。

哥特式建筑现存二百余座,最典型的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235年)、《理姆教堂》( 建于1179—1311年)、《阿米安教堂》等。其中《巴黎圣母院》 以建筑艺术上的高超水平而饮誉欧洲。

在德国的哥特式教堂有:《科伦大教堂》( 1248年始建)、《斯特拉斯堡教堂》(12—15世纪建)。在意大利有:《米兰大教堂》(1368年始建)、《佛罗伦萨圣十字架教堂》(12—14世纪建)、《西埃那大教堂》(13—14世纪建)等。

第六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文艺复兴运动是指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开始而又遍及欧洲各地的一次文化变革。“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文学和艺术的复兴”。实际上文艺复兴作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其含义还要宽广得多。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一千多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驱散中世纪的黑暗、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动摇了中世纪的社会基础,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文化——人文主义。

第一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美术

乔托(Giotto,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 也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约在1420年,佛罗伦萨的三位著名大师——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基、雕刻家同那太罗和画家马萨乔首先制定了现实主义原则,标志着文艺复兴的来临。

在绘画方面,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原则首先明确地体现在佛罗伦萨画家马萨乔的作品里。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出色地解决了乔托所提出的绘画上的一些重大课题,他以科学的探究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于绘画。代表作有壁画《纳税钱》和《出乐园》等。

修道士画家安日里科(Fra  Angelico,1387—1455) 善于用细腻恬静的笔调、轻快透明的色彩来表现人物和环境。他是用所谓的“纯洁”和“清静”的灵感来从事艺术创造的。《受胎告知》是他为重新修建的圣马可修道院绘制的一组壁画之一。画面上整洁清晰的开敞柱廊,显出合符理性的空间透视,来报告喜讯的天使象玛利亚一样,仪态雍雅,彬彬有礼,一股柔和温雅的情调,随着画面偏暖的色调以及漫射的光线布满了整个构图。

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大师是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4—1510)。其艺术特征是注重用线、平光造型,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的色彩。 1478年他为美迪奇别墅绘制了壁画《春》,题材选自诗人波利齐亚诺赞美维纳斯的长诗,整幅画都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众神都有着颀长的身材,鲜明的轮廓线,微弱的明暗,而与这种欢乐气氛不相协调的是众神都显示出淡淡忧伤的表情。1485年波提切利创作了《维纳斯的诞生》,他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女神的秀美妩媚,画面色调明朗和谐,主人公同样是幽怨惆怅,这正是波提切利对现实惶惑不安的反映,同时这种纤巧、美丽、略带忧伤的情绪也符合贵族审美趣味。

15世纪北意画家中,帕都亚画家曼坦尼亚(Anelrea Mantegna,1431—1506)为杰出代表。他早年曾受到乌切罗的透视法和同那太罗古典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坚实有力、准确细腻的表现手法。

柯雷乔(Antonio Correggio,1499—1534) 是意大利北部菲拉拉的著名画家。他以轻快流利、妩媚潇洒,并富于肉感的绚烂色彩为特征。他在帕尔玛大教堂圆屋顶画的巨幅壁画《圣母升天》画得淡泊而和谐,有腾空而起的感觉,显示了柯雷乔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多端的构图意匠。
第二节   尼德兰文艺复兴早期的美术

尼德兰(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一部分),很早即是欧洲西北部水陆交通和贸易中心之一。在15世纪尼德兰美术中,绘画成就便显得非常突出了。由于尼德兰绘画是从传统的细密画发展而来的,所以16世纪绘画的风格就是细致、写实,在追求精细的色彩表现中,使用了胶粉画上罩上油彩的办法,即所谓的油—胶粉画法。

杨?凡?埃克(Yang van Eych,1380、1390之间—1441) 创作的《根特祭坛画》是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杰出的代表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根特祭坛画主体部分是《羊的崇拜》,作品中人物形象端庄自然,栩栩如生,花草景物绚丽多彩充满生机。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热烈的赞颂了人类与大自然,对现实世界采取了肯定的态度。根特祭坛画不仅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处理上有革新和独创意义,而且在技法上也有所发展,画面色彩鲜艳,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仍不减其光辉,这与画家使用了改进的有关。

杨?凡?爱克还是出色的肖像画家,画中的人物性格鲜明。《阿诺佛尼夫妇像》在整个西方肖像艺术中占有特别的位置,以情节性处理和人物内心准确的表达等成就,成为杰作。他笔下展示了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景象和现世人的生活,冲破了中世纪禁欲主义,体现了人文主义观念,为尼德兰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约1450—1516)的艺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尼德兰绘画中独树一帜。在他的《愚人船》、《拨除愚蠢的结石》、《魔术师》、《地上享乐之园》、《稻草车》、《圣安东尼的诱惑》等作品中,对社会的恶德、教会的罪行,封建统治的残酷黑暗进行了揭发和讽刺,表现出他是一个具有进步人文主义思想的画家。

第三节   欧洲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

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家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创造出了许多歌颂生活、歌颂英雄的画幅和雕像。他们借神话题材来表现人间的现实生活,对人的无穷创造力进行赞美,表现人对生活充满乐观与信心。这时期的艺术家把技法研究和科学实验结合起来,不仅对艺用解剖学、透视学有较深入地研究,对明暗关系和色调关系也有了准确的把握。绘画、雕刻逐步摆脱对建筑物的依附关系,重新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仅限于艺术,在数学、机械工程、医学、地质、生物等学科都有重要的设想和发现。在绘画理论方面,著有《绘画论》,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知识,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对后来欧洲绘画发展影响很大。

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1482年,达?芬奇第一次去米兰,投奔米兰大公摩罗,以建筑师、军事工程师、雕刻家和画家的身份为大公服务了17年。这期间,达?芬奇不仅创作了一些重要美术作品,在科学研究、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和军事技术等方面也有出色的贡献。《岩间圣母》和为圣玛利亚?代拉?格拉契修道院食堂所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即是这时期的作品。达?芬奇还为米兰大公的父亲雕塑了一尊骑马像,因法军入侵,最终没翻制成铜像。

1499年由于法军入侵米兰,摩罗逃亡,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在1503—1506年间,完成了举世名作《蒙娜丽莎》。1506年春,达?芬奇回到米兰,在以后的年代里,他绘制了《丽达与天鹅》、《施洗约翰》、《圣安娜与圣母》,从这些作品里可以看出芬奇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已度过了他的顶峰。

达芬奇的一生,是为科学、为艺术奋斗的一生。他多方面的才能,不仅为我们留下一批珍贵的艺术遗产,而且在科学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文艺复兴产生了达?芬奇这样伟大的人物,不仅是意大利人民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艺术将永远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米开朗琪罗?邦内罗蒂(Micho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是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他的艺术风格不象达?芬奇那样充满着科学精神与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上倾注于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1496—1501年,米开朗琪罗在罗马研究古代建筑和雕刻,并完成了两件圆雕《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哀悼基督》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以致当时许多人不相信是出自一个无名气的年轻人之手。1501年后,米开朗琪罗回到佛罗伦萨,著名的《大卫》雕像即是这时期的代表作,他以一个热情的爱国志士的感情,把这个神话中的少年英雄塑造成一个刚毅不屈的战士。这个大卫已不同于圣经传说中的那个战胜巨人孩童,而是具有高大雄健体魄,充满英雄气概的祖国保卫者,突出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1508—1512年间,米开朗琪罗应教皇朱理二世的委托,创作了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

朱理二世死后,新任教皇利奥十世命米开朗琪罗设计朱理二世的陵墓,这项工程前后耗费了米开朗琪罗数十年时间,《摩西》和两个奴隶像是其中最出色的作品。
在美狄奇小礼拜堂遗留下的雕像中,最令人注意的是《晨》、《暮》、《昼》、《夜》四个裸体雕像。它从多方面揭示了当时意大利社会的悲剧性,揭示了艺术家的内心痛苦和彷徨。

祭坛画《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琪罗最重要的绘画作品,从1534—1541年花费了6年的时间,画于西斯廷礼拜堂。这件作品可以看成米开朗琪罗对历史所作的裁判,对人生的总结。画面由200多个跃动飞舞的人体组成, 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谱写了一首宏伟嘹亮的震撼人心的交响乐。
拉菲尔?桑蒂(Raphael Santi,1483—1520)出生于安布里亚。早期在贝鲁吉诺的工场学习,后来他的画面上始终洋溢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都得益于他所受的早期教育。

1508年拉菲尔到了罗马,雕刻家、建筑家布拉曼特把他推荐给教皇,为梵蒂冈教皇宫绘制三幅巨型壁画:《雅典学派》、《文艺之山》、《圣典争论》。拉菲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赋于这些宗教神话题材以强烈的世俗性质,这些壁画具有史诗般的宏伟规模,奠定了拉菲尔在罗马的声誉。

拉菲尔是善于描绘女性的画家,在拉菲尔的笔下,圣母形象体现了人间妇女纯洁、善良、美丽、端庄的品质,是脱去了宗教外衣、不显灵光呼吸在人间的女性。他圣母像在早期与后期也有所不同,在到罗马之前,他笔下的圣母是平民型的,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尚品质,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到罗马之后,他笔下的圣母形象逐渐趋向于“女王式”,脱去了平民的气氛,而逐渐庄重、威严,令人有崇敬之感。在拉菲尔的圣母像中,最著名的是1515年画于西斯廷教堂的圣母像,史称《西斯廷圣母》。整个画面用诗一般的平易近人的艺术语言,表现了优雅、和谐、轻快而流畅的旋律,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拉菲尔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标准之一。

威尼斯在15世纪成为地中海沿岸最大的商业中心,技法的运用,丰富了绘画的艺术语言和色彩的表现力。世俗的题材使画家们把目光转向美丽的自然风光,舒适豪华的生活带来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富裕起来的商人、市民开始收藏、陈列艺术品,这一切都使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演奏出了一段华丽的终曲。 
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1430—1516)被认为是威尼斯早期最卓越的画家。从乔凡尼的学生乔尔乔纳(Giorgione,1476—1510) 开始威尼斯画派向全盛时期的过渡。他虽然早逝,但以非凡的天才开创了一代画风。乔尔乔纳诗一般的画面,并不是单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是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如《三个哲学家》、《暴风雨》和《沉睡的维纳斯》。

|提香(Titian,1487或1490—1576)的创作差不多贯穿了整个16世纪,他一生虽然得到威尼斯上层社会的“恩庞”,但其创作思想都是倾向于进步的。从早期作品《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牧歌式的情调,宁静优美的大自然风景,人物的娴雅和沉思的微妙精神状态。

提香的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内在力量,主要在于他肯定了人的精神生活和肉体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正是当时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与渴望,提香在许多作品中,都贯穿着这种精神。《巴库斯与阿丽阿德涅》、《花神》、《酒神的狂欢》、《抹大拉的玛利亚》标志着提香的创作旺盛时期到来,画面上热烈的感情和气氛,丰富鲜艳的色彩、强烈浓郁的生活味与诗意、急速活泼的人体动态、对健康肉体的赞美、对人的生命力的表现等,所有这些,形成了提香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提香在描绘权贵人物时,深刻地揭露这些人的个性特征,如《保罗三世》和《保罗三世与其孙儿们》等。到了晚年,提香的内心充满着不安的情绪,画面上的笔触显得凝重,色彩也更加单纯,好象预感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结束,这种情绪反映在《丹娜伊》和《哀悼基督》(1573—1576)这类作品上。

委罗内斯(Paolo Veronese,1528—1588)可以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肯定生活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最后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一系列圣经中的宴会场面的描绘,表现了当时威尼斯上层社会的豪华奢侈的生活。《利米家的宴会》、《加那的宴会》、《格里戈里的宴会》都是规模宏大的聚宴场面。

丁托莱托(Tintoretto ,1518—1594) 是威尼斯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画具有规模宏大的构图,复杂激烈的人物动态,并在整个画面充满了急速的节奏与强烈的运动感。他常常运用异乎寻常的透视角度来表达人物的动势,如《圣马可的奇迹》和《发现圣马可的尸体》等。无论描绘男性《巴库斯》或是描绘女性《阿丽阿德涅》、《出浴的苏珊娜》,都具有丰满清晰的轮廓,起伏跃动的肌肉,在健美的肉体上还带有柔和的气质。

文艺复兴盛期美术在尼德兰也有突出成就。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r Brueghel,约1525—1569)的艺术即产生在尼德兰革命酝酿和爆发时期。他成熟时期作品中充满热情地塑造了许多尼德兰农民的形象,如《农民舞蹈》、《农民婚礼》,刻画了他们豪放的性格,展示了他们充沛的活力。 

勃鲁盖尔在发展尼德兰的风景画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喜欢选取全景式构图,描绘美丽纯朴的田园景色,具有开阔的意境。如他的田园风景组画:《收割》《牧归》、《冬猎》、《暗日》等,表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与农民劳动,情景交融,生机盎然,都是尼德兰农村景色与生活的动人写照。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是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同达?芬奇一样, 他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画家、铜版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还在建筑与绘画理论方面有著作出版。标志着丢勒版画艺术高峰的是他于1514年间所作的三幅铜版画:《骑士、死神和魔鬼》、《圣哲罗姆在书斋中》和《忧郁》,三幅内容不同都贯穿着一个题意,即科学、理性战胜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愚昧和无知。  

德国文艺复兴第二代画家小汉斯?贺尔拜因(Hans Holbein,1497—1543)是杰出的肖像画家、版画家。 他的大量肖像画中,最可贵的是一些人文主义学者肖像,如《包尼法吉斯?阿美尔巴赫像》、《鹿特丹的伊拉斯谟》等。1526年起贺尔拜因先后去安特卫普及英国。1536年起,贺尔拜因成为英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家,制作了一系列出色的肖像画。他是那个时代北欧最著名的肖像画家,其作品描绘了对象的高贵、静穆与专注。

第七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

17世纪欧洲被官方赏识的是被后人称为“巴洛克”的艺术,巴洛克艺术大致有如下特点: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第一节   学院派的折衷与卡拉瓦乔的反叛

17世纪意大利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艺术家摆脱了社会的束缚,取得了更大的自由,形成了学院派、卡拉瓦乔的写实主义艺术。

一、学院派艺术  

欧洲的学院派艺术首先在意大利形成。学院派的基本主张是:要保持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大师艺术的永恒性,把这些艺术看成是不可逾越的楷模,把前人的艺术看成是唯一应遵循的正路。比较有影响的第一个学院产生于波伦亚,史称波伦亚学院,它大约建于1590年。学院派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是安尼巴?卡拉奇, 他以宗教为题材的大量湿壁画和油画多为教会和贵族的需要服务。罗马法奈岁宫的装饰壁画是其代表作,具有宏大、庄严的构图,很接近丁托莱托和委罗内斯的风格,形式优美。
意大利学院派的另一个著名画家是格?列尼(G?Reni,1575—1642),第二任波伦亚学院院长。 他为装饰罗马的罗斯庇里奥兹别墅而画的《曙光女神》等壁画,人物典雅庄严,那些女神形象令人想到拉菲尔笔下的人物。 

二、卡拉瓦乔写实主义艺术 

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 早期的作品都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如在《逃亡埃及途中》 (1590年作)除了天使的形象有点美化外,其他人物很少有宗教气息,约瑟的形象完全是一个朴素的意大利农民。在《女卜者》(1589年左右)一画中,卜者形象是来自街头的下层人物,毫无美化和理想化的成分。
约在1590年,他的《使徒马太和天使》因把马太画的粗野而引起订货人的不满。在1602—1604年间,他画了一幅出色的祭坛画《基督下葬》,没有表现殉教气氛,把基督画成一个死于贫困的普通人。让人感到不是在悼念,而是对贫苦人的同情。他运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光突出画面的主要部分,这就是卡拉瓦乔的暗绘风格,这种手法后来被伦勃朗和委拉斯开兹所继承并加以发展。连反对过他的人也承认这是一幅。
卡拉瓦乔自1606年到1610年病逝,一直过着流浪艺术家的生活,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尔他岛和西西里岛等地留下了许多重要作品,对意大利及欧洲艺术家影响深远。

第二节   巴洛克影响下的佛兰德斯美术

17世纪的佛兰德斯,仍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控制之下。当时的艺术,也就必然是为豪华奢侈的宫廷贵族、贵族化的资产阶级及教会团体服务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受到巴洛克艺术的影响。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光彩夺目、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一、彼得?保尔?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是17世纪佛兰德斯最杰出的画家。1608年,鲁本斯结束了在意大利为期八年的进修,回到安特卫普,被聘为佛兰德斯执政者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宫廷画家,同时也接受国内外的订件,还为大公从事政治与外交的活动。

鲁本斯绘画作品的数量惊人,题材十分广泛,他将宏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与尼德兰民族的传统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独特风格。作品人物形象生动,色彩明亮,装饰性很强,并往往具有一股澎湃的动势。《竖立十字架》和《下十字架》是他回国后最初几年画风演变的例子,前一幅意大利风格占着优势,后一幅在构图、形象塑造和色彩方面更具有独创性。代表作品还有《强劫吕西普的女儿们》等。

二、雅各布?约丹斯(Jacob Jordaens,1593—1678)是阿达姆?凡?奴尔特的学生,和鲁本斯是先后的同学,约丹斯创作了一系列描写佛兰德斯市民生活情趣的作品,如《豆王的宴饮》、《萨特尔在农家作客》、《丰收》等。

三、凡?代克(Van Dyck,1599—1641)最初受业于画家亨得里克?凡?巴仑之门,1617年成为安特卫普独立画家,之后又成为鲁本斯的学生和助手。凡?代克在1632年成了英国宫廷画家,并在英国终其一生,主要以肖像画为主,形成了以文雅华丽为特色的肖像画风格,对英国肖像画的发展影响深远。代表作品有《查理一世骑马像》、《查理一世子女像》、《奥兰治亲王威廉第二及其未婚妻像》等。

第三节   巴洛克艺术的盛期艺术

巴洛克艺术盛期最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乔?诺?贝尼尼(G?L?Bernini,1598—1667)。他终生不倦地工作到80多岁高龄,创造了许多艺术业绩,受到许多国王、教皇等贵族们的重用,生活和艺术上都是一帆风顺。他在1623年创作了《大卫》雕像,好象正处在与歌利亚胜负难分的激烈的搏斗中。他早期的雕塑作品还有《阿波罗和达芙娜》和《普吕东劫夺珀尔赛福涅》等。

标志着贝尼尼雕塑顶峰的是他为圣德列萨礼拜堂作的祭坛雕塑,创作于1645—1647年间。当人们走进这个华丽的小礼拜堂时,好象进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首先被祭坛的灯光所吸引,在舞台似的祭坛上,有一组大理石刻,穿着宽大法衣的圣德列萨坐在云端,顽皮的小天使正举起爱情之箭向她刺去,爱情与禁欲主义发生了冲突,好象这个修女难以抵抗爱情的袭击,正处在一种失神的状态中。为了渲染戏剧效果,还特意在背景处装上金属条,当灯光照下来,使雕塑产生更加丰富的效果。

第四节   西班牙美术的黄金时代

17世纪西班牙著名画家有里贝拉(Ribera,1591—1652)、法兰西斯柯?苏巴朗(F?Zurbaran,1598—1664)、委拉斯开兹等。成就最高的是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D?R?de Silva Velazquez,1599—1660)11岁时学画,17岁就获得了艺术家的称号。1623年,委拉斯开兹迁居马德里,次年成了国王菲力四世最赏识的宫廷画师。担任宫廷画师之后,他的创作题材当然是宫廷生活和国王贵族们的肖像。其中对人物精神刻划最深刻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在第二次去意大利期间画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委拉斯开兹还画了一些以神话、历史、风俗与风景为题材的作品,在《酒神巴库斯》一画上,刻画了一些吃醉了酒的农民的生动形象;在《火神的煅铁厂》又真实地反映了铁匠铺工人的工作情景,人物内心刻划得更加生动自然,笔触流畅有力,构图完整,色彩明亮,空间宽阔,铁匠铺里的一些用具也描绘的十分逼真。其他还有《宫娥图》和《纺织女》等。

第五节   平民化的荷兰美术

荷兰摆脱西班牙的奴役而获得独立,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成为17世纪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在革命胜利、经济繁荣、教育普及和思想言论自由等条件下产生了的荷兰画派,绘画不再为帝王显贵所专有,它的最大职责是满足市民的需要,现实主义艺术占居了主导地位。由于在革命中新教(加尔文教)获得胜利,过去曾为天主教服务的圣像画、细密画、祭坛画等体裁失去了用场;神话、寓意和宗教题材也丧失了原有的地位。代之而起的是以表现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描写人的生活权利和思想感情、体现大自然美丽的绘画。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成了绘画的主要体裁。

17世纪前半叶是荷兰肖像画获得广泛发展的时期,不仅单人肖像达到繁荣,射击手团体、行会、慈善机关经理等集体肖像也盛行一时。这时期重要的肖像画家是佛朗斯?哈尔斯(Frans Hals,约1581—1666)。 他早期的肖像画如《微笑的骑士》、《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等。其中《吉普赛女郎》采用半身近景构图,以突出人的面部和身姿,表现了一个非常乐观、充满生命力的吉普赛少女。画家用圆熟的技巧、单纯朴素的色调,敏捷而轻逸的笔触,准确地描绘了少女憨笑的那一瞬间的神态。

哈尔斯的创作盛期,画了一些具有纪念碑性的群像,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安德里昂射击手军官的宴会》等群像。这些形象即有着不同的面貌特征,又各具性格特征,但都有着自尊自信和刚毅的性格,同样是色调瑰丽、笔触轻捷而坚定。

哈尔斯晚年生活贫困,笔下的人物欢乐的笑容也逐渐消失,银灰色的调子开始在画面上占了优势。如《哈雷姆老人院的女管理员们》。
继哈尔斯之后,荷兰画派中出现了一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者,肖像画、历史画、风俗画和风景画大师,卓越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伦勃朗?哈门斯?范?兰(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1606—1669)。 他的天才是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在文化艺术上趋向繁荣时期成长起来的,荷兰人民的民主革命的热情深深影响着伦勃朗,这种影响从他的博大精湛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伦勃朗成名之作是《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这幅群体肖像使他声誉卓著,并一跃而为阿姆斯特丹第一流的画家,向他学画和求画肖像的人接踵而至。接下来的10年是伦勃朗生活幸福,事业顺利的10年。他接受来自各方的订件,接纳学生,同时醉心于古典艺术品和古董的收藏。1634年与富商的女儿莎士基亚结婚,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和光辉,从此他在创作上也获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1642年,伦勃朗创作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群像,即后来举世闻名的《夜巡》。本是描绘的白天活动,只因长期烟熏尘染逐渐发黑,到18世纪时,人们误以为是夜景。射击手公会是一些富裕市民组织的业余武装社团,伦勃朗在这幅画中彻底打破了肖像画的格式,充分运用想象力,把班宁?柯克及其连队描绘成正在集合出发的样子,画面人物层次分明,笼罩着紧张的战争气氛。这幅杰作,却因没有按肖像画格式绘制而遭到了订货者的冷遇,并引起诉讼事件。

伦勃朗后半生生活日趋贫困。不过他的创作活动并没有中断,依然坚定不移地恪守着自己的创作原则,更加接近普通的荷兰平民、贫民以及犹太人。在17世纪40年代,伦勃朗创作了《圣家族》(1645)、《与人通奸时被捉的妇人》(1644)、数幅《自画像》等油画,以及《三棵树》(1650)、《基督为患者治病》(1649)等杰出的版画。这些作品都体现了纯朴、写实的艺术特点。到了50年代,伦勃朗的创作达到成熟完美的境地,代表作有《戴金盔的人》(1650)、《杨?西克斯像》(1656)等油画。在这些肖像中,伦勃朗十分注意人物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生活,他们的深厚情感、深邃的智慧,以及他们经过辛勤与艰苦的长期劳动生活的烙印,都在他的笔下得到生动而深刻的表现。

1669年10月4日,伦勃朗在极端穷困中与世长辞了,在他身边只留下了画具和破旧的衣衫,而他给人类却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遗产:600多幅油画、300多幅版画和2000幅左右的和。

伦勃朗在绘画技法上的独特创造,是明暗对比和明暗渗透的表现法,充分利用光影的对比以加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在伦勃朗看来,光是一切形象和色彩的依据,色彩随着光线的变化而产生明暗色块的连续运动,由于光和色彩的互相渗透,就产生了奇妙的闪耀效果。为了使光和色彩融合一致,伦勃朗的用笔也是千变万化的,时而轻染薄敷,时而重涂堆彩,笔调缜密错综,矫健犷放,色彩深厚,纯朴而透明。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是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他的传世作品如在《窗口读信的少女》(1656)、《缝纫的女子》、《倒牛奶的女仆》,妇女都充当画面的主角,画家有意把极平凡的家务劳动加以诗意化,描绘那种安适、整洁的充满了阳光的房间,表达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17世纪荷兰风景画彻底独立,成为受人们喜爱与欢迎的绘画体裁。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描绘了沙丘、海滩、风车、牛群、原野、森林这些典型的荷兰风光,流露出对祖国秀丽山川的热爱之情,其中最杰出的风景画家有雷斯达尔(Ruisdael约1628—1682)和霍贝玛(Hobbema,1638—1709)。
荷兰画派的另一重大成就是静物画也成为独立的绘画体裁。一些优秀的静物画家悉心观察各种日用器皿、珍肴果品,并做了十分细致入微的描绘,使其极为真实生动。

第六节   法国美术的兴起

17世纪法国美术思潮主要是古典主义的,官方艺坛把古代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崇尚古典精神,表现出严正、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古典主义”一词源出于拉丁文Classiacs(典范的)。它起源于17世纪法国,波及到全欧,当时法国主要画家大多到意大利观摩学习,甚至长期居住。他们以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又受到卡拉奇学院派、卡拉瓦乔强烈对比手法和威尼斯画派色彩的影响。

普珊(Poussin,1594—1665)是17世纪法国杰出的画家。普珊最具有端庄、典雅、古典主义风范的作品是《花神的胜利》(1630—1635)、《花神之国》(1635—1640),最能代表他牧歌风格的作品是《阿卡迪亚的牧人》(1638—1639),阿卡迪亚是希腊半岛上一所温暖而安静的地上乐园,阿卡迪亚的三个牧人们正围着一个死者的墓碑,或立或跪,辩认着上面的字迹。这幅画表现了画家对于死者的冥想。环状的构图把人体与幽雅的风景组成诗一般的和谐世界。

若尔日?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受卡拉瓦乔的影响更直接一些。拉图尔的画具有独创性和神秘感,他常以烛光火把作为其艺术表现的核心。构图往往能出奇制胜,手法的简练也令人惊讶不已。《灯前的玛德莱娜》冥思苦想的面部和扶着骷髅、代表善恶决斗的手在黑夜之中格外传神。《木匠圣约瑟》运用大角度透视,突出木匠前倾的头和有力的双手,而让其余的一切都淹没在阴影之中。几乎平涂而成的持灯小童的脸部造成画面极为奇特的繁简对比。

勒南三兄弟,安冬尼?勒南(Antoine Le Nain,1588—1648)、路易?勒南(Louis Le Nain,1593—1648)和马修?勒南(Mathieu Le Nain,1607—1677),他们经常共同作画,署名勒南。其中路易成就最大,其画风虽然与荷兰画家相似,但仍不失为法国最出色的最富独创的画家之一,代表作《农民进餐》、《农民之家》、《马车》等,虽无任何华美的色彩,但也不显呆板和单调。在采光和着色方面,路易?勒南可以说是柯罗的先驱。他的画风对18、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影响很大。

第八章   18世纪英、法等国美术

第一节   煽情的“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艺术表现的题材是以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半裸或全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在形式上表现为色彩鲜艳,妩媚轻薄,人物有很浓的脂粉气,景物细碎繁琐。对神圣的或超自然的力量缺乏感受力,没有壮丽的感觉或真正的诗的意境。另一方面,罗可可艺术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不再表现圣徒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华多(Watean,1684—1721)。《舟发西苔岛》是他罗可可艺术的代表作,描绘一群情侣依依惜别神话中的爱情之岛,每个人物的姿态都被赋于同爱情有关的象征意义。画家以理性驾驭感觉,运笔用色腾奇烁妙,树立了纤弱苗条的女性形象,也表现出没落贵族生活的精神空虚。华多对色彩有敏锐的感受力,他用半透明的颜色作画,喜爱玫瑰色、金黄色、天蓝色和紫色的调子,时而互相调合,时而对比鲜明。

继华多之后把罗可可艺术风格发挥到顶点的是布歇(Boucher,1703—1770)。布歇是宫廷的宠儿,1727年取得皇家美院的绘画奖到罗马和威尼斯留学,受古典主义教育。回国后,倍受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赏识,担任美院教授,首席宫廷画师,戈伯兰壁毯厂总监。他技巧纯熟,能运用明亮的色彩和新颖手法使古典神话题材尽丽极妍。《沐浴的狄安娜》与其说画的是神话人物,不如说是后宫佳丽更妥当些,女人体在景物的衬托下明亮耀眼。《裸女(奥莫尔菲小姐)》放荡的动态和肉感近乎色情,床上鲜亮夺目的绸缎也最合路易十五宫廷的欣赏趣味。他的肖像画《蓬巴杜夫人像》是把人当作花来描绘的,人物娇妍、温柔,正是罗可可艺术所追求的“优雅、美丽、柔和与享乐”的极境。

弗拉戈纳(Fragonard,1732—1806)把布歇的艺术风格传到18世纪后半期,并进一步发挥了罗可可艺术趣味。《秋千》一画中的少女故意踢落鞋子,要男士去拾,在取悦妇女方面可谓登峰造极。《浴女们》构图突兀,女人体似乎同河流、树木、云朵一起急剧旋转,别致而诱人。《图画课》、《偷吻》和《渴望的时刻》更是露骨地把男女的爱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第二节   市民写实主义与道德说教式绘画

受启蒙主义影响的市民写实艺术随着罗可可艺术遭到了新兴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猛烈抨击,18世纪下半期开始出现受启蒙思想影响的、描绘第三等级市民阶层的艺术,真实地再现了普通人的生活。

夏尔丹(Chardin,1699—1779)初画静物,在当时崇尚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夏尔丹沉穆凝重的静物画愈显出纯朴的美,人们司空见惯的,不屑一顾的物品经他画出便有一种隽永深长的诗意,如他的《乐器》、《铜水箱》、《厨桌》、《带高脚杯的静物》等,都能从平凡中发掘深长的美。《餐前祈祷》充分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境遇和品格情操。《集市归来》笔调的自然和质感的逼真传达出时代气息。

格勒兹(Greuse,1725—1806)的艺术极力宣扬资产阶级道德,他在1761年沙龙展出《乡村订婚》大获成功,受到狄德罗的高度评价。格勒兹极重题材的选择,《父亲的诅咒》、《被惩罚的儿子归来》、《打破的水罐》都以出色的艺术语言,巧妙地宣扬了资产者的道德观念,受到公众的盛赞。艺术在格勒兹这里已经完全成为国民修身教育的手段了。

第三节   英国美术的起步

直到18世纪上半叶,英国才产生了自己独特风格的、反映英国现实生活和人民思想感情的画家,其中第一个最有影响的画家是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 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昂兴奋的热情,他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创作了许多辛辣的社会政治讽刺画,象法国的格勒兹一样,在画中进行道德说教,指责时代的恶行。

雷诺兹(Reynolds,1723—1792)。雷诺兹出生于英国德文郡,早年到意大利留学,深受古典主义影响,1752年回伦敦后即成为英国最负盛名的肖像画家。1786年创建英国皇家美术院并任第一任院长。他作品形象真实生动,富丽堂皇,注重心理刻画,引起整个欧洲的注目。代表作品有《扮演悲剧女神的悉登斯夫人》、《马斯达?佩亚》、《纯洁的童年》等。

庚斯保罗(Gainsborough,1727—1788)出生于赛德贝利村。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15岁始在伦敦学画,同时也喜爱音乐,因此他的画颇具乐感。他的肖像画具有罗可可艺术的特征,色彩绚烂精致、用笔潇洒流畅,代表作有《蓝衣少年》、《悉登斯夫人像》、《清晨漫步》。庚斯保罗也是英国风景画的先驱之一,在晚年画了不少严谨工细的风景画,对以后的英国风景画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作品有《日落》等。

第九章   异彩纷呈的19世纪法国美术

第一节    庄重激昂的新古典主义美术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古典主义艺术,除了延继上个世纪的塑造完整性、强调理性,强调素描外,在内容上主要选择严峻的题材,借古希腊、罗马的市民英雄主义,抒发庄严热烈的现实斗争激情——这就是新古典主义,或称革命的古典主义。

达维特(David,1748—1825)最完美地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1785年达维特展出于沙龙的《荷拉斯兄弟宣誓》开始鲜明地表现出他的战斗精神。1789年革命爆发前夜,达维特展出一幅借古罗马共和主义英雄向波旁王朝挑战的作品《布鲁特斯》。达维特另一幅作品《网球馆宣誓》描绘了当时的重大事件,即占全国人口96%的第三等级代表宣布不制订宪法绝不罢休。他的《马拉之死》更以严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刚刚发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外。达维特笔下的人物都是刚毅坚强,勇于牺牲的形象,他的艺术观充满着革命精神,他是把艺术当作阶级斗争的武器来实践的,所以他非常强调艺术的政治意义。
达维特晚年改变了他的政治主张和艺术见解,他笔下所描绘的不再是战斗的热情,而是阻止罗马人与萨宾人交战的《萨宾妇女》。到拿破仑一世时,他竟成了歌颂帝制的御用画师了。《加冕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幅规模宏大的画面有上百个同时代人的肖像,给历史留下了真实写照。
达维特的杰出弟子有热拉尔、维涅?勒布仑夫人、吉罗德、格罗、安格尔等,以安格尔最为著名。

安格尔(Ingres,1780—1867)是新古典主义到古典主义转折的关键人物,古典主义从达维特到安格尔的变化,是从革命的艺术到纯艺术的变化。安格尔的古典主义是以纯造型的欲求出发的,造型上的完整与美化,是他追求的目标。如《泉》、《土尔其浴女》和《大宫女》等,虽有古希腊遗风,但画中的裸女却仍然洋溢着一种自然的生气。安格尔非常重视艺术形式,他甚至说过:“形式,形式——这是一切……”,但他也能感受自然,他要求艺术家要驾驭自然,而不要做自然的奴隶。

第二节    奇异的浪漫主义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在各国有着不同的涵义。如在德国主要反映在诗和音乐方面;在英国主要反映在小说和风景画方面;而在法国就反映在绘画和雕刻中。

一、浪漫主义思潮在法国

浪漫主义渴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个性的多样化,渴望真实的性格表现和对人的丰富感情的了解。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与古典主义针锋相对,主张具体的特征描绘和情感的传达,要求表现个性化;重视热情和奔放的自由描绘;热衷于表现光、色的强烈对比,表现饱满色调和流畅而奔放的笔触。在题材上,常表现远离当代文明生活的异国情调、生活的悲剧纠纷、突发的事件、古代的和文学作品中的题材。

在法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起了重要的,是它的先驱者借里柯(Gericault,1791—1824),他的不朽名作是《梅杜萨之筏》,构图宏大并与内容紧密相结合,人物表情真实感人,色调森严和沉抑,光影对比强烈。

德拉克罗瓦(Delacroix,1798—1863)于1822年创作的油画《但丁之舟》,便是“这头浪漫主义狮子”的第一声怒吼。《希阿岛的屠杀》更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德拉克罗瓦的奔放不羁在《萨尔丹纳帕勒之死》中体现得最为充分,火红的色调、杂乱的场面、奇怪的章法使格罗都不禁发出感叹:“这真是绘画的屠杀啊!”德拉克罗瓦目睹了法国人民反对查理十世恢复王权的1830年7月革命,以及其奔放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女神半裸地出现在街垒上,左手持着枪,右手高举三色旗率领着起义者冲锋陷阵。逼人的氛围,枪林弹雨,千军万马的场面,竟是通过五、六个人的表现出来的,体现了画家高度的概括能力和夸张能力。
吕德(Rude,1784—1855)为巴黎凯旋门所作的巨形高浮雕《马赛曲》,可称为浪漫主义雕刻代表作。它以富于动势的构图,强大的造型表现力,歌颂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雄的人民形象。

二、浪漫主义思潮在西班牙

戈雅(F?J?de Goya,1746—1828)于1794年创作一幅《疯人院》,把西班牙社会比作疯人院,开始触及了黑暗的现实。《查理四世全家像》和揭露社会黑暗的大型铜版组画(80幅)《加普里乔斯》使戈雅大名远扬。戈雅还创作了一系列肖像画,显示出他成熟的技巧和热情奔放的激情,寄托着画家的理想。如《伊萨贝尔?柯包斯?德?坡赛尔肖像、《裸体的玛哈》和《着衣的玛哈》。
1808年,法国拿破仑的大军侵入了西班牙,西班牙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和抗战。戈雅画了两幅最著名的油画:《普埃尔塔?德里?索里的战斗》(即《1808年5月2日街市之战》)与《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此外,还创作了又一套80余幅的铜版组画《战争与灾祸》,都体现了西班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及视死如归的精神,被称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人物。

第三节    法国现实主义美术

库尔贝(Courbet,1819—1877)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他1855年送交世界美展的11件作品中,最重要的两幅《奥尔南的葬礼》和《》落选,于是他撤回全部作品,自租场地举行《现实主义——库尔贝40件作品展》,并且宣布:“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画室》是库尔贝生活环境的集中反映,画中有他的好友、各种年龄的模特儿,有象征人民的罢工工人和爱尔兰妇女,还有一个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画家创作的小孩。这些毫不相干的人物被安排在一个面画,点出该画的副标题:我的10年生活。《奥尔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入木三分的揭示出各阶层人物的精神状态。这种源于生活的真实美既摧毁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想美,也摧毁了浪漫主义的夸张美,代表了现实主义的时代精神。
巴比松画派19世纪30—40年代,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风景极好,吸引了许多画家,所画的风景画或晨光熹微,或暮色苍茫,面对法国大地所作的写生从此彻底地驱逐了意大利风景,这就是影响巨大的巴比松画派。著名画家有卢梭、特罗容、杜比尼、迪普雷、迪阿兹等。米勒和柯罗虽与巴比松画派有紧密联系,但他们在创作上完全走着自己的道路。

柯罗(Corot,1796—1875)尽管每年都到外国和法国各地写生,但始终迷恋最早给他深刻印象的枫丹白露森林,时常回到这里同杜比尼等人一起作画。他不慕时尚,不求名利,忠实于自己的眼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抒情诗一样的艺术,一种轻柔的、幻境式的风景画,如《蒙特之桥》、《孟特芳丹的回忆》和《疾风》等。
米勒(Millet,1814—1875)出身于农民家庭,1837年去巴黎,为了维持生计,最初仿制一些18世纪的沙龙作品,以迎合上层社会的趣味。1848年,《簸谷者》作为他不再迎合时尚决心表现平凡农村生活场面系列作的第一幅,在沙龙展出,立即引起轰动。1849年夏,米勒携全家来到巴比松定居,农村生活成为米勒以后创作灵感的源泉。他一面耕作,一面创作,在巴比松过了27年的农民画家生活直至去世。

米勒重归田间后第一幅作品是《播种者》,一位年青年农民在夕阳中大踏步地往田野中播麦种,人物的身影与明朗的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米勒是以一个普通农民的眼光和感情作画的,1857年,米勒创作了《拾穗者》,它与《晚钟》一同被称为是继《播种者》之后的联作,这三幅作品在题材和主题思想上都有密切联系。《拾穗者》表现三个贫苦农妇弯着腰,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失落的麦穗。画家没有任何美化,我们甚至看不清她们垂向地面的脸,但是,劳动的神圣,要土地献出粮食的精神,已是对劳动者最好的颂歌,作品色调明快而柔和,笔法简洁,形体塑造真实而生动,这幅作品展出时受到极高的赞扬,罗曼罗兰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

反映城市生活的巨匠的是杜米埃(Daumier,1808—1879)。《高康大》、《1834年4月15日唐斯诺南街的屠杀》、《立法肚子》等作品的正义与幽默使他大名远扬。杜米埃还创作了近300幅恢谐、简洁的油画,代表作有《共和国》、《起义》、《磨坊主和他儿子》、《三等车厢》、《流亡者》和《宽恕》等。

在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罗丹(Rodin,1840—1917)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1876年,罗丹创作了《青铜时代》,这个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体象征着“人类的黎明”。《施洗者约翰》、《行走的人》是对人体阳刚的颂歌。《沉思者》传达出肌肉的表情,大块起伏造成丰富动人的明暗,象交响乐,振奋人心。《加莱义民》更塑出为救全城性命以绳自缚,前去受死的市民代表。罗丹在这纪念性群雕创作中,打破了历来纪念性雕刻只偏重形式结构的完美统一、片面追求装饰性的常规,把对人物心理分析、心理刻划的原则从架上雕塑扩大到广场群像雕塑上。

第四节    阳光下的美术革新

一 、印象主义 

1874年4月15日至5月15日,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的纳达尔楼举行了这批青年的“无名画家会”的。观众寥寥无几,画展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当时有个批评家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讽刺这个画展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印象主义画展从1874年至1886年共举行过8次。

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在1863年的“落选沙龙”中展出的轰动一时的《草地上的午餐》,纯然是以画面的色彩兴趣为中心,画家陶醉于野外阳光的微妙作用,那受了绿叶反光的女人体映出的明快色彩效果,远处水中的裸女,也是为了求得画面色彩的和谐而安排的。马奈随后的创作和《奥林匹亚》(1863)、《吹笛少年》(1866),均遭到官方沙龙拒绝。马奈对光的兴趣,最早反映在《推勒里花园音乐会》(1862)这幅画上。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70年代他完成了一系列油画,如《在船中》、《莫奈在船上作画》、《床单》等,印象主义的技法更为鲜明。但是受过古典艺术薰陶的马奈,作品中始终保持着某种宏大和庄重的气魄,1872年他为版画家贝拉所作的肖像《一杯啤酒》、1881—1882年创作的《福利斯—贝热尔酒巴间》等,都是这种特征。

莫奈(Monet,1841—1919)是把印象主义的外光理论,从创作上加以彻底完成的画家。他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连续作多幅的描绘,如画《草垛》15幅、画《里昂大教堂》20来幅,描绘它们在不同光源下的瞬间光色变幻。这种艺术追求在晚年创作的《睡莲》组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笔法和敷色十分自由。莫奈其他代表作还有《花园里的女人们》、《帆船》、《伦敦风景》以及前面提到的《日出?印象》等。印象派风景画家还有西斯莱(Sisley,1839—1899)和毕沙罗(Pissarro,1831—1903)。

德加(Degas,1834—1917)是印象主义中擅长描写人物的大师之一,尤以画歌剧院和巴蕾舞排练场的人物而出众,代表作品有《苦艾酒》、《贝列利家庭群像》、《巴蕾舞排练场》、《洗衣妇》等,德加还是一位出色的雕刻家。

和德加同样以描绘人物见长的另一位印象派大师是雷诺阿(Renior,1841—1919)。《露天舞会》、《游艇中的舞宴》、《秋千架上》、《包厢》都是其代表作品。他在肖像画和裸体画中尝试运用印象主义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笔下的儿童形象也很有艺术魅力,通常以天真烂漫、逗人喜爱的形象出现在画布上,几乎都有一副圆圆的面孔、闪闪发光的眼睛和柔软光泽的头发。大量儿童形象在画中出现,在雷诺阿之前是少见的。

二、新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把印象主义的原理更进一步发展,直接用光学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要真实的表现这种分割的色彩,必须把不同的、纯色彩的点和块并列在一起。因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也因为他们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所以又被称作“点彩派”。

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是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和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修拉按科学法则组织画面,各种形象都好象一层模糊不清的影子,人物和自然景色好象是无机物一般停留象画面,类似马赛克镶嵌装饰画。从1883到1884年,他画了这种特点的油画《阿斯尼埃尔游泳》。修拉还和一群年轻的画家于1884年组织了不需审查作品的“独立沙龙”。他的代表作,也是新印象主义最典型的作品是《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1886)。西涅克原是学建筑学的,后与修拉密切合作,共同进行分割色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创造点彩派的体系,代表作有油画《船》、《马戏班》等,著有《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等著作。

三、后印象主义

广义指继承印象派并加以变革的各种不同派别。狭义指塞尚、凡?高、高更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点,共同点即:不满足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而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这是完全不同于印象主义的。他们还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体、面。表现各自强烈的内心感情和个性。对后来现代诸流派有很大影响。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艺术生涯极短促(约30至36岁),却有惊人的成就,这在上实不多见。他以狂热的激情和不同于常人的眼光看待世界,在他眼里,大地好象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球,每一样事物都在烈火中爆炸、跳动。凡?高的许多作品,几乎都是在过分激动和兴奋的情绪下完成的。代表作有《向日葵》、《黄麦子》、《阿拉斯之桥》、《云雀》、《收获》、《自画像》、《邮递员罗林》、《老渔夫》、《海边的渔船》、《夜间咖啡店》等等。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30多岁开始对绘画感兴趣,上过几天夜校,1883年起,抛弃工作,抛弃家庭,专门从事绘画创作。曾先后在法国布列塔尼阿望桥村和阿尔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由于他厌倦都市文明,于1891年,远涉重洋,到南太平洋法属殖民地塔西提岛居住,从土著人的生活和文化中汲取营养。1901年高更迁居到马贵斯群岛中的多米尼各岛,1903年在该岛病故。

高更的艺术活动,反映了当时欧洲艺术回归原始、追求表现生命本源、追求野犷、奇异的倾向,他被人们称作是象征主义绘画的首领。油画代表作有《死者的灵魂》、《塔西提岛的女人》、《雅各与天使格斗》、《收割》、《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等。

塞尚(Paul Cesanne,1839—1906)原是法国南方人,学过法律,爱好文学。1862年到巴黎后才转学绘画,与印象派有交往,曾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画展,被新闻评论攻击为“一头用尾巴作画的驴子。”在巴黎失败后,便回到老家埃克斯城,埋头作画,在对象结构上下功夫,专注于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得出物体是由各种几何体组成的结论。他说:“表现自然要用圆柱体、球体、锥体……,在感受自然时,对我们来说,深度比平面更为重要。”后来他的话和他的创作使他成为现代主义诸画派的先驱,有“现代艺术之父”的称号。他的作品多用几何因素构造,形象结实、严密,用色块表现法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他的代表作有《果盘》、《玩纸牌者》、《女浴者》等。

四、象征主义

19世纪末,高更的理论和实验影响了一群年轻画家,1888年,塞律西埃发起建立了一个带有象征主义倾向的美术团体,取名纳比派(Nabis)(即希伯莱语为“先知”)。主要成员有博纳尔、德尼、维亚尔等人。影响至雷东、夏凡纳、莫罗和奥地利的克里木特等。他们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巧,并各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特征。他们的作品形式感较强,都有一种不再追求三度空间的倾向。

第五节19世纪俄罗斯美术

19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美术19世纪下半叶俄国美术在民主主义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强大的、进步的艺术潮流,如巡回展览画派的创立,以及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对人才的培养。

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是巡回展览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代表作有《无名女郎》、《涅克拉索夫在写作》、《无法安慰的悲哀》等。
列宾(1844—1930)的艺术活动是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时,深受其师克拉姆斯柯依的熏陶和当时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曾旅行意大利和法国研究古代和当代的欧洲艺术。列宾对绘画中的各种体裁都很擅长,他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了许多风俗画和历史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沙皇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美好的愿望。这种素质在他最初创作的《伏尔加河纤夫》里就表现出来了。他留有350件肖像作品,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化、科学、艺术处于民主主义高涨时期的真实写照。他的历史题材作品立意深刻,《索菲娅公主》、《伊凡?雷帝杀子》、《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信》都鲜明地突出了历史人物的性格。

苏里科夫(1848—1916)是与列宾并列的另一位俄罗斯民族绘画巨匠。青年时代就学于彼得堡美术学院,曾游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创作多取材于俄罗斯历史事件,以善于处理庞大的群众场面和刻画人物的性格,以及赋予每幅作品独特构图和色彩为其特色,但多局限于悲剧性冲突的情节描写。他的历史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村》、《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等作品深刻揭示了重大历史事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第十章  20世纪美术

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是指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未来派,以及后来的各种名义的抽象派、超级现实主义等。它们在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上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又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企图突破甚至完全摆脱或否定绘画的写实传统,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极力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标新立异,以致从根本上否定绘画艺术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否定绘画艺术同现实生活、同本民族传统和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的关系,具有西方现代社会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  野兽派与马蒂斯

1905年在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马蒂斯(1869—1954)等人的油画作品。这些人的作品由于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在色彩和造型上越出了当时西方绘画的常规,所以,这些画家被当时的批评家嘲讽为“野兽派”。该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蒂斯生于法国北部,青年时代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1895年进入美术学院,受业于象征主义画家莫罗,掌握了学院派的与过去大师的优良传统。后来受到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并吸取波斯绘画和东方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形成“综合的单纯化”画风,曾提出“纯绘画”的主张。1906年后的作品,造型夸张,多用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有装饰感的画风。但因为没有失去艺术反映现实的基本规律,作品仍能显出生气。就其画意来说,往往和我国某些文人画有共通之处,正是所谓“有法而无法,聊表胸中逸气耳。”作品有《白羽毛》、《红色的和谐》、《舞蹈》、《奢华2号》等。此外,二战期间,马蒂斯曾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战斗,显示出了一个艺术家的高贵品质。
野兽派其他著名画家还有。德兰(1880—1954)、鲁奥(1871—1958)和杜飞(1897—1953)、马尔开(1875—1947)等。

第二节  立体派与毕加索

继“野兽派”之后,1907年在法国艺术界出现了所谓“立方主义”或称“立体派”的艺术。这一派的艺术家们从非洲黑人雕刻和塞尚的名言“必须在自然中看到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中受到启发,把自然形体还原为它们的基本几何形式。这一派的创始者是毕加索(1881—1973)和勃拉克(1882—1963)等人。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一个图画教师家庭。1907年,毕加索所作的油画《亚威农少女》被称为第一幅立体主义图画,这幅画被史学家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之后,毕加索又创作了《弹曼陀铃的少女》、《妇人之面》、《斗牛士》、《三个音乐师》、《斑衣小丑》等代表了几个阶段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反映了1937年佛朗哥下令由德国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狂轰滥炸后,人民的痛苦与死亡。1944年毕加索参加了法国共产党。1947年又画了素描《和平鸽》,以此获得了1950年的国际和平奖金,并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期间又画了《在朝鲜的屠杀》。毕加索晚年,创作了大量雕塑和陶器。

第三节  表现派与蒙克

表现派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挪威油画家和版画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他于1892年定居德国,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他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调子是低沉的,即使表现美好的事物,也能让人感受出不祥之兆。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作品有《扫雪的矿工》、《青春》、《呐喊》(或译《呼号》)、《生命之舞》等。该派另一有影响的画家是意大利籍的莫底里阿尼(1884—1920)。

第四节   未来派与波菊尼

未来派产生于1909年的意大利,是诗人、剧作家马利奈蒂(1877—1944)倡导,由画家波菊尼(1882—1916)、巴拉(1871—1958)、卡拉(1881—1966)等人参加的一个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流行于1911—1915年。

波菊尼是该派重要的画家和雕塑家,他的油画《城市的崛起》是未来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这幅画用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法,以象征主义的形像,加上未来主义的运动感,表现了现代都市的迅速兴起。他的雕塑《空间中连续运动的独特形式》,试图表现行进过程中的连续动作。

巴拉也是未来主义的主导画家之一,他是波菊尼的老师。1912年在学生们的鼓动下转向未来主义运动。作品有《拴着皮带奔跑的狗》等。

第五节   达达派与超现实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在瑞士的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Dadaism),其影响波及欧美各国。“达达”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化,他们用“怪诞、抽象、符号式的东西取代传统艺术。”

达达派在绘画方面的重要代表是法国的杜尚(1887—1968),他生于法国的布兰威尔,1903年到巴黎,在朱利安艺术学院受过短期训练,先后参加过立体派和未来派运动。1917年他将一个写上制造商名字的小便池送给纽约独立美展,取名《喷泉》轰动一时。随后,杜尚又别出心裁,于1919年在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印刷品上画上小胡须,并在下部写上法文字母“L?H?O?O?Q”作为该画的标题,其意为“她已经赢得一个狂热的傻子”,这件作品问世后,立即召来好几个订件。这件作品充分反映出达达派反美学、反传统、反艺术的美学主张。他的这种作法对后来美国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画家产生过很大影响。

在达达派日趋没落之际,1924年和1929年法国作家布列东(1896—1965)在巴黎先后两次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之后,产生了超现实主义画派。它的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超越现实的“无意识”的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物的真面目。它的指导思想,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出其不意的偶然组合、无意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是超现实主义画家们常用的手法。

达利(1904—1989)是超现实主义的重要画家之一,生于西班牙,他最初参加立体主义运动,1929年转向超现实主义运动,成为佛洛伊德理论在艺术表现上的实践者。他常采用高度写实的手法,将自然物体作人为的扭曲和变形乃至肢解,在画面上展示一种非现实的怪诞梦境。代表作有《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感》等。

 抽象主义及其他画派

抽象主义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出现,它的鼻祖是俄国的康定斯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发展。抽象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反映、不认识现实。艺术的使命仅仅是表现艺术家本人的本能和下意识的感受。

康定斯基(1866—1944)是抽象主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生于莫斯科,主要艺术活动在德国和法国。曾参于德国青骑士社活动,1910年开始作纯抽象的作品,主张绘画应以色彩、点、线、面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需要。作品大多以“即兴”、“构图”等为题,并著有《论艺术中的精神》,其艺术论点对后来抽象主义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1872—1944)也是抽象主义创始人之一,他奠定了几何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并在艺术实践上有重要贡献。他与杜斯堡等人发行刊物《风格派》,自称是“新造型主义”,主张用几何形体构成“形式的美”。作品多以重直线和水平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种格子组成。
波洛克(1912—1956)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生于俄怀明洲科迪,1929年移居纽约,1943年转向抽象主义,1947年开始便用滴画法,取消画架,把巨大的画布平铺在地,用棍棒、漏盒或画笔把颜色滴溅在画布上,有时掺以沙子、碎玻璃等物,并用喷笔喷些稀薄的颜色。作画时不分上下,而是
在画布四周走动,或跨越过去,使构图没有中心,结构无法辨认。以反复无意识的动作制出线条纵横错乱、彩色变化无常的画面。波洛克以这种特殊的绘画方式而成名,正他名声鹊起之时,却在一次车祸中丧身。现代主义雕塑领域中最杰出的人物是亨利?摩尔、布朗库西、阿尔,他们拓展了雕塑的观念,在探索新的时空观念和艺术语言(包括质材和形式感)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的总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它的含意并无明确界定。美国美术史论家L?史密斯把战后西方美术的发展趋向概括为:“从极端的自我性走向相对的客观性;作品从几乎是徒手制作转变为大量生产;从对工业科技的敌视转变为对它产生兴趣并探讨它的各种可能性。”后现代主义的中心也由巴黎转到纽约。波普艺术是60年代的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这种艺术运用几何形有规律排列,引起视错反映,造成眩目的图象效果。此派代表人物是法国人瓦沙雷利(1908生)。波普艺术一方面沿着与科技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又向实际生活渗透。向实际生活环境渗透的结果,便产生了“综合艺术”。最早制作综合艺术的是美国新达达主义人物劳森柏(1925年生)和韦塞尔曼(1931年生),他们把生活中的真实物品镶入(或沾或挂)画面构成既有实物,又有绘画的综合艺术,形成一种既是二度空间,又是三度空间的混合空间形式,造成既非真实又给人以真实感的效果。与此同时,在使艺术品具有“综合感受”方面,出现了一种被称作“最少派艺术”的派别。其作品象工厂的产品一样,注意标准化、规格化,毫无个性。最少派的美学观念是:越是共性大的作品被观众认识和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个性和特殊性强的作品,只能被少数有修养的人认知和欣赏。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的见解,促使“环境艺术派”、“偶发派”和“表演派”的出现。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复杂的艺术思潮中,除了咄咄逼人的现代主义思潮外,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现实主义思潮和流派。除在苏联占主流地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外,西欧和美国不少艺术家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写实手法,在墨西哥也掀起了著名的民族壁画运动,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大派别,在当今社会中,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推进世界美术取得更大的繁荣。有人认为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发展趋势终将取代现实主义,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尽管现实主义在本世纪受到了现代派的冲击,尽管它的内部产生了复杂的派系,尽管部分现实主义画家受到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它仍然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生活,并不断充实和丰富着自己的表现语言。现实主义美术的内容贴近生活,艺术语言通俗易懂,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前途的。现代派也在不断的演变发展中,向更成熟、更高级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