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巴比松画派

2015-06-27来源于:新浪网编辑:少韵

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
1830年至1860年间,由一群在枫丹白露森林附近写生的所开创的风景画派。

在古典绘画传统深厚的法国,画一向享有绘画的最高地位,而风景画则难以在官方的艺术体制中获得重视,这样的情形到十九世纪风景画逐渐受到重视时仍然存在。一八一七年,罗马奖的绘画竞赛成立了“历史风景画”的部门,这虽然显现出人们对风景画的爱好日益升高,不过风景画必须加上“历史性”的前提条件才能获得学院的认可,也益发地突显风景画在当时艺坛所处的卑微地位。

这种将风景依附于历史、宗教和文学主题的现象,引起了一群以忠实呈现风景为信条的年轻画家的不满,这群年轻画家为了忠于自身的观察,选择到户外作风景写生,并以写实的绘画技法抒发他们身处大自然中的感受。这些人从一八三○年后经常造访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并在一八四○年后吸引更多的画家定居于此,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主要的成员包括了胡梭(Théodore  Rousseau, 1812-67)、柯洛(J.-B. Camille  Corot, 1796-1875)、杜培(Jules  Dupré, 1811-89)、杜比尼(Charles  Daubigny, 1817-78)、特洛雍(Constant  Troyon, 1810-65)、贾克(Charles  Jacques, 1813-94)等人。


这些人虽然皆属风景画家,不过其却是各具特色。譬如胡梭杜比尼则更客观地将风景如实描绘出来;而特洛雍、雅克等人则喜欢描绘水池边、田野中的羊群与牛只,与其说他们刻画风景,不如说他们是以动物为主题、优美的田野风光为背景来呈现农村的生活与大自然的风貌。这群画家对于自然的热爱与礼赞,反映出工业社会底下城乡差距拉大,都市居民对于自然的怀旧与向往。

巴比松画派吸收转化了十七世纪以来的荷兰、法国和英国的风景画元素,作品具有一种纯净与自然的风格。他们扬弃历史主题的风景画,将风景画作的主题还原至风景的本身,进而将十九世纪中藉史言志的古典风景,变为重视色彩、心绪的抒情浪漫风景,再进而发展成一八五○年代的写实主义风景;这些画家以写实的眼光描绘风景,用浪漫的心情表现自然,无疑搭起了连结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的重要桥梁。而他们对于光线与气氛的追求,以及其走入户外写生的创作方式,也都对后来的印象主义具有莫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