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雕塑中的历史记忆:煤骆驼,天桥八大怪

2015-05-16来源于:中国经济网编辑:灵蓉

导语: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雕塑,技艺,手工,传承
煤骆驼

“清晨驼铃”的印证

北京阜成门立交桥北侧的公园里有这样一组独特的雕塑——一位布衣老人蹲靠在煤筐旁,吸烟小憩。周围几头骆驼或立或卧,憨态可掬。雕塑的四周,公路和立交桥上车辆往来、穿梭不息。

附近的孩子很喜欢这里伴着老人,骑着骆驼,攀上爬下,玩得不亦乐乎。这组与周围的现代化气息并不相符的雕塑,它在告诉人们什么呢?

据史书记载,京西的门头沟和房山盛产煤炭,阜成门即为明清时期骆驼运煤进城的重要通道。“凿断山根煤块多,抛砖黑子手摩挲。柳条筐压高峰处,阔步摇铃摆骆驼。”一首佚名的清代北京竹枝词简单形象地描述了这番景象:

西山开凿出数不清的煤炭,煤炭再由煤工制作成煤砖。成批的煤块和做好的煤砖用柳条编制的筐装起来重重地压在驼峰上,运煤的骆驼昂首阔步、稳稳当当地走在北京的街头。

每天清晨卯时,运煤的骆驼排着长队走过,颈上的铃铛摇摆晃动,叮当作响。雕塑描绘的正是当时的场景。

这种专门运煤的骆驼,被时人称为“煤骆驼”。今天与之嬉闹的孩子,可曾知晓?

雕塑,技艺,手工,传承
穷不怕

“天桥八大怪”勾起的回忆

谈起北京的天桥,老北京人是再熟悉不过了。什么说书的、唱戏的、卖艺的尤其以不同时期的“天桥八大怪”最为出名。他们或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或相貌奇特、言行怪异,八大怪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桥八大怪”何人是怪?说法不一,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口口相传。

但如今,北接北纬路,西邻天桥剧场,与天坛隔街相望,“天桥八大怪”雕塑群却出现在了北京老天桥的原址上。这组雕塑拣选了拉洋片的“大金牙”、说唱滑稽数来宝的“曹麻子”、单口相声创始人“穷不怕”朱绍文、耍中幡的“王小辫”、摔跤的“沈三”、耍狗熊和顶碗的“程傻子”、砸石头的“常傻子”和表演“赛活驴”的关德俊等8位。雕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老天桥独一无二的历史景观,默默地勾起了人们对老天桥的回忆。

雕塑,技艺,手工,传承
弹弦的

东安市场前还原历史

创立于1903年的东安市场,是上世纪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市场。“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描写的就是当年老东安市场的繁华景象。

如今,在王府井步行街上、新东安市场前的雕塑,是京城特色城雕中最具人气的。“祥子拉洋车”、“剃头的”、“弹弦的”这3组雕塑,自建成以来,不仅成为王府井大街的新景观,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驻足观赏。

“祥子拉洋车”雕塑是仿照已故作家老舍笔下《骆驼祥子》所创作的,真人大小,黑铁铸造。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坐上那辆洋车,感受一下祥子给你拉车的乐趣。“剃头的”和“弹弦的”也都别有一番情趣,它们也并非是雕塑家凭空创作出来的,而是根据历史上老东安市场的照片为蓝本,立体化地再现出来的。这3个雕塑放在一起,还原了一个历史的符号,它们代表着老东安市场,也是老北京的一个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