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张小泉剪刀的手工锻制工艺

2015-01-23来源于:网络编辑:

2009年6月9日,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当天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其中,施金水和徐祖兴两位老人作为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传承人代表位列其中。

中国剪刀素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之说,杭州“张小泉”剪刀经历三百多年的风吹雨打流传至今。“张小泉”剪刀与其说是一种传统技艺和企业品牌,更不如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

72道传统手工锻造技艺,344年炉火不熄。

“申遗”成功后,两位古稀老人频频露面,作为特约嘉宾出席各种文化活动,接受当地主要官员的接见,并向外宾展现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

最后的传承人

7月12日,记者在杭州先后拜访了徐祖兴和施金水两位老人。

美人迟暮,英雄气短。古稀之年的徐祖兴很长时间只能做象征意义的表演,现在却连表演也力不从心。前段时间厂里说要让他带个徒弟,把他的技术保留下来,但一直没动静。徐祖兴说:“我想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毅力学这个,古语说:世上三般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父母万不会让儿女从事这三样苦职业的。”

徐祖兴当初走上做剪刀之路完全是迫不得已。他是萧山人,6岁时和父母、姐姐一起到杭州谋生。生活清苦,为了补贴家用,13岁时他被介绍到一家剪刀作坊当学徒,倍尝艰辛。

徐祖兴也是认同那句古训的,他也没有将自己的技艺教给儿子,他儿子对记者笑着说:“做剪刀太苦了”,他对这项古老技艺也没有太多兴趣。

75岁的施金水也是出生在萧山的贫苦家庭,兄弟五人,还有两个妹妹。为了能吃上饭,15岁的施金水到杭州的一家剪刀小作坊做工。

施金水的身体尚算硬朗,他的家就住在张小泉剪刀厂的附近,厂里有什么活动他都能骑车过去。他的小儿子现在剪刀厂上班,当初为了让儿子进厂顶自己的班,他在1983年提前退休。然而,这并不是所谓的“子承父业”。在现代化的生产状况下,他的小儿子只负责工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徐祖兴今年77岁,疾病缠身。前段时间做了个小手术,身体状况不算理想,有高血压和气管炎,静脉曲张也越来越严重,他指着脚上密密麻麻凸起的血管,苦笑。

1963年,徐祖兴锻制的民用剪刀被选为国礼,刘少奇主席在出访印尼等五国时赠送给外国元首。1965年以来,他锻制的民用剪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剪刀质量评比第一名。

美人迟暮,英雄气短。古稀之年的徐祖兴很长时间只能做象征意义的表演,现在却连表演也力不从心。前段时间厂里说要让他带个徒弟,把他的技术保留下来,但一直没动静。徐祖兴说:“我想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毅力学这个,古语说:世上三般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父母万不会让儿女从事这三样苦职业的。”

徐祖兴当初走上做剪刀之路完全是迫不得已。他是萧山人,6岁时和父母、姐姐一起到杭州谋生。生活清苦,为了补贴家用,13岁时他被介绍到一家剪刀作坊当学徒,倍尝艰辛。

徐祖兴也是认同那句古训的,他也没有将自己的技艺教给儿子,他儿子对记者笑着说:“做剪刀太苦了”,他对这项古老技艺也没有太多兴趣。

75岁的施金水也是出生在萧山的贫苦家庭,兄弟五人,还有两个妹妹。为了能吃上饭,15岁的施金水到杭州的一家剪刀小作坊做工。

施金水的身体尚算硬朗,他的家就住在张小泉剪刀厂的附近,厂里有什么活动他都能骑车过去。他的小儿子现在剪刀厂上班,当初为了让儿子进厂顶自己的班,他在1983年提前退休。然而,这并不是所谓的“子承父业”。在现代化的生产状况下,他的小儿子只负责工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美人迟暮,英雄气短。古稀之年的徐祖兴很长时间只能做象征意义的表演,现在却连表演也力不从心。前段时间厂里说要让他带个徒弟,把他的技术保留下来,但一直没动静。徐祖兴说:“我想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毅力学这个,古语说:世上三般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父母万不会让儿女从事这三样苦职业的。”

徐祖兴当初走上做剪刀之路完全是迫不得已。他是萧山人,6岁时和父母、姐姐一起到杭州谋生。生活清苦,为了补贴家用,13岁时他被介绍到一家剪刀作坊当学徒,倍尝艰辛。

徐祖兴也是认同那句古训的,他也没有将自己的技艺教给儿子,他儿子对记者笑着说:“做剪刀太苦了”,他对这项古老技艺也没有太多兴趣。

75岁的施金水也是出生在萧山的贫苦家庭,兄弟五人,还有两个妹妹。为了能吃上饭,15岁的施金水到杭州的一家剪刀小作坊做工。

施金水的身体尚算硬朗,他的家就住在张小泉剪刀厂的附近,厂里有什么活动他都能骑车过去。他的小儿子现在剪刀厂上班,当初为了让儿子进厂顶自己的班,他在1983年提前退休。然而,这并不是所谓的“子承父业”。在现代化的生产状况下,他的小儿子只负责工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福兮祸兮

很快,这个新成立的合作社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

1956年,毛主席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特别指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这个指示在张小泉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里程碑的意义,制剪社正式恢复了张小泉称号。国家拨款40万元,加上筹备会自筹的20万元,新企业在1956年10月破土动工。

1957年是张小泉剪刀手工锻制的最鼎盛时期,企业有70余炉灶,上百名钳手。到了1958年,地方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正式被政府授牌成立,当时企业的员工已达816名。

但谁也没有意料到,之后的技术革新会出现得如此之快:1959年,弹簧锤开始在剪刀制作中得到应用,这被称为中国剪刀史上一次历史性革命,中国剪刀延续3000多年历史的手工锻制被机械取代。

施金水说:“机器生产减少了工序,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虽然在剪刀“咬口”的细节处理上,没有纯手工的细微,但在工业化生产的状况下,那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问题。

徐祖兴说,按照原来人工的生产速度,5个人的小作坊一天只能做100把半成品剪刀,而且质量参差不齐。工业化的情况下则可以大规模生产,而且质量统一牢靠。

据1985年一份剪刀市场的销售报告为例:全国十多亿人口,两亿多个家庭,一个家庭五年买一把剪刀,全年就需要有5000万把,靠手工怎么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没有任何理由排斥新技术的应用,从1962年开始,张小泉剪刀厂里开始了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引进了弹簧锤。原本沉重的人工锤打被工业机器取代,此后宕磨机、砂轮机、鼓风机等被陆续应用,在随后的发展中,电镀等工艺都由机器完成,张小泉生产和技术水平产生了极大的飞跃。

从这时候开始,徐祖兴和施金水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辛苦做剪刀了。

“断档”的危险

到上世纪80年代,“张小泉”剪刀90%以上的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小作坊时代一去不返,做一把剪刀最少只需9道工序。

徐祖兴和施金水不再是传统剪刀作坊里的大师傅,而是工业生产下的一个环节。1967年,徐祖兴任工业剪刀车间的主任。1981年,被调到供应科工作。1984年成为门市部负责人,一直到1991年退休。

施金水也一直担任企业的管理人员,直到退休。

他们对手工制作张小泉剪刀的各个程序都了然于胸,提供给记者的履历表上,也写着他们传艺带徒的经历,但这和他们当年手工作坊下拜师学艺是完全不一样的。

徐祖兴说:“我在厂里虽然也带过徒弟,但是却不是过去那样,我只是教会他们某一部分的程序,他们没有完全掌握手工制作的全过程。”

在政府支持下,“张小泉”集团正对传统手工锻制工艺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一方面收集整理施金水、徐祖兴等传承人的技艺,编撰成书籍保存;另一方面想办法利用现有生产线培养一批技术能人,学习完整的传统工艺,恢复72道工序的古法工艺流程。

但直到目前为止,徐祖兴和施金水还是没有收到徒弟。施金水的大儿子曾经做过手工剪刀,但现在也已经改行,“太苦,也赚不到什么钱,费那么大力气不如做别的了。”

两位老人担心,传承344年的技艺真要在自己手里断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