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织女”黄道婆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2015-01-23来源于:网络编辑:

导语: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黄道婆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元贞年间,她把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并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

棉纺织  手工  技艺  民间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黄道婆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生卒年不详。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元贞年间,她把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并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

据传说,黄道婆小时候给人家当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从此,她在海南岛居住了30多年。她在崖州期间,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

原来"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黄道婆传授了新工具、新技术后,棉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的棉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声誉。

棉纺织  手工  技艺  民间

“织女”黄道婆 

【溯源】

我国汉民族最早采用的纺织材料是葛、麻纤维,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曾出土有葛、麻织物,《韩非子o五蠹》关于远古尧时代的记载也曾提到"冬日裘,夏日葛衣",西周时,葛、麻纤维仍是主要的纺织原料。秦汉以后,葛因生长期长,加工困难,逐渐被麻所取代,而麻一年三季收割,故得以在全国快速推广。

南宋以后,由于棉花逐渐在全国广为种植,葛麻开始退出主要纺织衣料的行列,成为专门的盛夏轻薄型织物和丧服的主要面料。虽然棉花种植在我国大范围普及和棉布生产已是相当晚近的事情,但据记载,我国境内的棉花种植早在夏之前即已出现于南部和西南地区。古代海南岛一带,生长着一种开花吐絮的灌木,为落叶大乔木,当地人们用它纺线、织布,再利用天然的矿物、植物染料染绘出来,制成服装。这种灌木就是棉花,与今天织布的草棉不同,俗称"木棉"。据古书记载夏禹时代,西南边疆和海南少数民族曾将织就的棉布作为礼品赠送给当时内地汉族的头领。西南一带也生长着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木棉,用现代植物分类的观点来看是一种海岛棉。秦汉时期,海南岛黎族以生产"广幅布"而闻名,这就是棉布。

唐代,海南和西南各地的棉织工艺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制作工艺上和印染、刺绣相结合,在纺织原料上与丝相搭配,走出了各民族不同的发展方向。海南黎族的棉织发展主要体现在纬织工艺上,把棉纱和丝线组成经纺彩纱,运用五色纱线织成色彩鲜艳的立体图案。方勺在《泊宅编》卷三中说:"今所货木棉,特其细紧者尔。当以花多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布。"

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海南岛的崖州30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织品。棉花和棉纺工艺开始在中国内地迅速传播,政府甚至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管理棉花的生产。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在中国内地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辍耕录》:"闽广多种木棉,纺绩为布,名曰吉贝。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

明代全国的生产中心仍在松江,民间当时传说"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而且棉织品种众多,有标布、扣布、稀布、番布、丁娘子布、尤墩布、眉织布、衲布、锦布、绫布、云布、紫花布、斜纹布、三梭布等。三梭布是明朝皇帝制作内衣的专用布,细腻若绸,价格昂贵。云布,也叫缣丝布,是一种以丝作经,以棉纱作纬的丝棉混合织品。

清代是棉织工艺的繁荣期,这时棉纺织工具的生产也出现了专业化的趋势。明末清初时,苏州出现一种织花机,机顶装置花楼,多置缯面,特穿经线,织造花布时,需要二至三人同时工作,一人在花楼上提经,一人在下织纬,二人协调工作使经纬交织一致,织出的布匹"价格昂贵"。明清时期苏浙一带棉织工艺的繁盛和当地丝织工艺的基础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时棉织生产也由过去以家户为单位个体经济转向纺织工场的经营,乾隆时已出现拥有织机千台、工人数千的大型工场,大量棉织品出口输入到欧洲、美洲、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棉纺织  手工  技艺  民间

“织女”黄道婆 

【主要技艺】

元代(1271-1368)元贞年间,黄道婆把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擀(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椎弓)、纺(纺车、三锭脚踏纺车)、织(织机)之具",提高了纺纱效率,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

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进程中的一道难关。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13世纪后期以前,脱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铁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原棉常常积压在脱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

在弹棉设备方面,黄道婆之前江南虽已有弹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长,效率很低。黄道婆推广了4尺长、装绳的大弹弓,使弹棉的速度加快了。就棉纺织的各种工具而论,最值得注意的还是纺车的改进。棉纺车来源于麻纺车,而麻纺车是由纺丝的莩车演变而成的。黄道婆推广了3锭棉纺车,使效率大为提高。在王祯《农书》里可以看到这类棉纺车的图像,它是用脚踏发动的。多锭纺车在没有发明机械化的握持工具"罗拉"以前,单凭双手握持3个棉筒捻绪,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手工纺织技术之极高的水平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当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双头人一样不易找到。可见黄道婆在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

此外,黄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了这种技术且更加精益求精。她还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授给镇上的妇女,一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远销各地。

简而言之,黄道婆在棉纺织工艺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捍,废除了用手剥棉籽的原始方法,改用搅车,进入了半机械化作业;弹,废除了此前弹棉的线弦竹弓,改用4尺长装绳弦的大弹弓,敲击振幅大,强劲有力;纺,改革单锭手摇纺车为三锭脚踏棉纺车;织,发展了棉织的提花方法,能够织造出呈现各种花纹图案的棉布。

黄道婆在实践中改进了捍、弹、纺、织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工具,形成了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从此,她的家乡松江一跃而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乌泥泾棉织物也获得了"衣被天下"的美誉。

历史上松江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与印染的云青布、毛宝蓝、灰色布、彩印花布、蓝印花布(药斑布)等同享盛誉。

棉纺织  手工  技艺  民间

“织女”黄道婆 

【传承意义】

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可以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中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是不断发展中的中国纺织技术的一个缩影。不仅体现汉、黎两族的劳动智慧结晶,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但目前掌握手工棉纺织和印染技艺的传承人都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记载有关技术的专门书籍、影像资料又严重缺失,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黄道婆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已逐渐被人们淡忘,庙宇祭祀和仪式以及纪念日已被破坏殆尽。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