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独树一帜的中国蜡染艺术

2015-01-23来源于:网络编辑:

导语:蜡染,古称“蜡缬”。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蜡染  手工艺  民间  文化

蜡染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蜡染自有其神秘之处。蜡染艺术不像油画,可以一笔一划积累起来的油彩中获得成就感,可以随时对作品进行调整;也不像国画,可以亲眼看见水墨在宣纸中浸染。蜡染也许更像未出生的孩子,你可以体会、想像它,但在它亮相之前,你无法准确知道它的样子。

享有“东方第一染”美誉的蜡染,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我国就有了“绘花于布,而后染之,去蜡则见花”的蜡缬,到了唐朝,蜡染已成为盛行的装饰纺织品,蜡染品沿着“丝绸之路”远销到欧亚。以后,随着中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兴工业日益替代了手操作,蜡染工艺在许多地方相继失传。而在地处边远山区的贵州,一则交通闭塞,文化交流迟缓,二则可用于蜡染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因而这一珍贵的手工艺术以口传授的方式流传了下来。多少年来,古朴粗犷的蜡染品,一直是贵州高原少数民族的衣物装饰和室内装饰品。

贵州的民族蜡染,构图简洁明快,布局粗犷豪放,具有浑厚素雅的质朴美。染色时,蜂蜡是最好的防染剂,染液在将蜡花染上颜色的同时,还会顺着蜂蜡自然龟裂的纹路渗透到画面的各个角落,从而形成蜡染独特的“冰纹”效果,或疏或密,或直或曲,自然流畅,无一雷同。同一款画稿,每次染色所产生的“冰纹”都不相同,艺术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这种独特的魅力,正是蜡染艺术的灵魂所在。蜡染品可以做成壁挂、信插、背包、围裙、坐垫、台布、门帘、布娃娃以及各种蜡、扎、绞、绣染花布等等,风格有抽象的也有写实的。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书法……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