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中国的古琉璃印章

2015-01-06来源于: 中国琉璃网编辑:随枫

中国的印章历史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印章称为“鉩”。秦统一六国,皇帝的印信称为“玺”;官、私所用的均改称为“印”。至汉代,官印中始有称“章”或称为“印章”。唐代女皇帝武则天执政后,认为“玺”音近“死”不吉利,遂改名称“宝”。此后至清代,凡是皇帝所用的印章一般都称为“御宝”,或称为皇帝的凭信。唐以后,官、私所用印别有“记”、“朱记”、“关防”、“图章”等名称。元代的印章一般上刻有楷书姓氏,下刻有“八思巴文”或“花押”,因此元代的印章亦别称“元押”。明清又称“关防”,但通称仍称印。

琉璃呈绿色,半透明。该印模铸而成,翅及颈部.腹部纹饰用砣具砣成,表面均有砣具修整痕迹,底部印刻“大吉”二字大篆体。据考为战国琉璃肖型印,在考古、历史、科学,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弥足珍贵。

古印有钮,可以系绶。印钮形式有覆斗钮、鼻钮、龟钮、蛇钮、虎豹钮等,印文有阳文和阴文。印章的字体依时代变化。先秦时代是六国古文;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篆字;隋唐以后多隶书、楷书。印章的文字形制,随时代而变化,风格各有特点。

最原始的印章是用粘土制成的,战国到西汉时期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多用于殉葬。后出现了古代玺印,多以质坚耐久的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章,后有牙、角、水晶等,元以后石章盛行。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

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这其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最佳。

琉璃即指玻璃,古代文献称为“五色石”。近几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战国、汉代古墓里发现大量琉璃制品,多为珠、管串饰,也有少量容器、仿玉器等制品。高古琉璃制品多仿玉,在冶炼时添加铅、钡等,以呈现红、黄、绿、蓝等效果,形成中国最早的独特的铅钡玻璃体系。一直至清代,玻璃工艺品在生活中被大量应用,宫廷造办处专门生产精美的御用玻璃制品,民间玻璃作坊也随即兴盛。

琉璃印呈透明状,略有小损。模铸而成,神态憨然,印面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