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天津国画史

2015-06-25来源于:天津美术网编辑:少韵

 天津的国画艺术源远流长,历代都出现过颇有成就的,如汉代的徐邈、宋代的燕肃、元代的李衍、明代的项嘉谟等人。清初“江左四王”(王时敏、王钅监、王翚、王原祁)的山水画,影响深远,被清代奉为“正宗”,朝野仿效,学者如云。天津的国画艺术源远流长,历代都出现过颇有成就的画家,如汉代的徐邈、宋代的燕肃、元代的李衍、明代的项嘉谟等人。清初“江左四王”(王时敏、王钅监、王翚、王原祁)的山水画,影响深远,被清代奉为“正宗”,朝野仿效,学者如云。源远流长,历代都出现过颇有成就的画家,如汉代的徐邈、宋代的燕肃、元代的李衍、明代的项嘉谟等人。

清初“江左四王”(王时敏、王钅监、王翚、王原祁)的山水画,影响深远,被清代奉为“正宗”,朝野仿效,学者如云。天津沿续“四王”且有成就者首推陈靖,他的山水画多为水墨浅绛,画面轻灵润秀,静雅宜人。清代中后期 ,成就卓著的国画家有张孟皋、郭昆(工画人物、仕女)、于溥(工山水)等人 。张兆祥(号和庵,善画花鸟)是清末津沽画坛的宗主,今传《泥金地设色折花卉册》是其精品,他为文美斋所做《百花画谱》至今还有影响。光绪末年(1905年)天津人李叔同东渡日本留学,学习西画,1911年学成回国,在直隶模范工业学堂任国画教师。

民国时期,津门画坛国画活动相当活跃。陈少梅取法“南宗”诸家,撷取浙派精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求新。刘奎龄将西画的光影透视、日本画的渲染融入传统工笔画之中,创造了湿地撕毛、多色调配的技法,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刘子久的山水画源于生活,继承传统,革除因袭陋习,颇具新的气息。陆莘农、萧心泉、任子清等名家的作品也为津门画坛增添了光彩。

20世纪30年代后,“津派国画”又增添了“津平画系”的成份。出现“津平画系”的特殊因素,缘于平津两地权贵人物对书画的嗜好与参与。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及徐世昌、曹锟、黎元洪、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失势后退隐天津租界,他们时常邀请北平画家齐白石、溥心畬等人到天津作画,使津京画家有了频繁接触的机缘。徐世昌于1918年自津赴京出任民国第六届总统,他用日本退还庚子赔款的部分钱财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创建“学研究会”,集中一批传统派画家,多次在北平、上海以及日本举办。

40年代后,刘子久弟子王颂余 、孙克纲、严六符、冯谦谦、孟寒松 、郭鸿勋等人,陈少梅弟子刘继卣、黄士俊、王卓如等人跻身画坛。北平画家因生活所迫,到天津安身立命者不乏其人。如北平艺专教授王梦白,黄宾虹弟子段无染,陈师曾弟子苏吉亨,齐白石弟子靳石庵 ,张大千弟子刘君礼,张善弟子慕凌飞 ,黄君壁弟子黄耘石,王森然弟子刘止庸等人均落籍天津。天津画家加入湖社画会者如梁崎、赵佩瑶、魏树君、任清吉、黄士俊等人,维系了津平两地画家的“亲缘”关系。

天津解放后,一批老解放区画家如胡一川、马达、郭钧、陈因、张映雪、秦征等人进入天津美术领导岗位。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与感召下,天津中国画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刘子久(1891—1975)自觉破除传统山水画不能反映现实生活的迂腐观念,带头走出,率先出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山水画,被誉为新时代山水画的开路先锋,代表作品有《支援前线》、《给军属拜年》、《为祖国寻找宝藏》等。

陈少梅(1909—1954)积极尝试以传统技法表现现代人物,所作《现代人物》、《江南春》等均有新鲜的时代气息。张其翼(1915—1968)是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活动的骨干画家,1956年调入天津后,在实地写生基础上,将古今花鸟画精妙凝萃于笔端 ,在现代花鸟画坛独树一帜 ;他与齐白石、王雪涛等人合作的《和平颂》享誉世界;他为新中国成立15周年创作的《松绶朝阳图》举世称赞。张德育于1958年在中术学院毕业后调入天津,他的现代人物画运用勾染、泼墨、淡彩等多种技法,充分吸纳西画造型、构图的优长,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形成了单纯、明快而又丰满、敦实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岭南风》、《铁堤》和《苦菜花》、《迎春花》、《太阳从东方升起》、《红色少年夺粮记》等文学作品的彩墨插图画。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天津国画界呈现出20世纪以来最出成果、最出人才的可喜局面。专业国画家队伍扩至200余人,参加天津市和国家级大型展览的国画作品达4000余件。其中获市级奖项的作品600余件,获国家级奖项的作品40余件,获世界性或外国举办水墨奖项的作品20余件。已正式出版天津作者的国画作品专集达百余部。业余绘画中国画者数以万计 。许多成功之作 ,不仅具有时代特色、审美特色,而且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一大批中青年国画家脱颖而出,各逞才情,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杨德树、陈冬至、吕云所、于复千、王超、侯春林、赵树松、张希苓、曹德兆、贾宝珉、刘建平、朱欣根、华非、韩文来、颜宝臻、阮克敏、史如源、杨沛璋、王之海、郭书仁、何延喆、刘荫祥、孙本长、白庚延、杜滋龄、霍春阳、李孝萱、李永文、阎秉会、张永敬、李津等 。其中孙本长的《河原嫁女》意境深宏博大 ,表达出丰富的民族内涵,于1989年连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齐白石基金”奖和中日友好会馆大奖,创造了“一画连中三元”的奇迹;被名画家叶浅予誉为“ 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民风民俗相衬托 ”的“人天合一的巨制”,是“气象万千”、“动人心魄”的“佼佼上品”。王学仲也赞其为“一代名图”。

这期间,还有大批优秀画家的不少在全国、国际大展中获奖 。其中:国画有孙克纲的《 李白诗意 》获197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美展优秀作品奖 ;王学仲的《垂杨饮马》、何家英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获1980年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二等奖;路宝增的《新章志禧》,李志国的《报喜》,王美芳、赵国经合作的《蒙山腊月》获1980年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三等奖;杨德树的《摇篮》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基金评奖第一届优秀作品奖;李永文的《阳光》获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何家英的《十九秋》、《米脂婆姨》分别获得第二、三届天津市鲁迅文艺基金评奖优秀作品奖,杜滋龄的《边陲夜雨》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基金评奖优秀作品奖。

1989年天津市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美展,展出作品286件,其中有110件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有7件作品获得10项奖。孙本长的国画《河原嫁女》,何家英、高云的《魂系马》分别获得银奖。

进入90年代后,一大批中青年美术家已成为津城画家队伍的骨干。1991年天津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美展,展出作品450件 。获一等奖的9件,国画占5件,其中有董方印的《开天辟地》,赵国经与王美芳合作的《太阳雪山和我》,孙其峰、孙克纲、王书平的《春回大地》,马洪建的《金色的路》,张福龙的《伟哉黄崖》,杜滋龄的《吉鸿昌将军》等8幅作品获二等奖;刘家义的《暖冬》等8幅作品获三等奖。1992年天津市举办纪念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50周年美展,展出作品380件,获一等奖作品4件。其中国画有两件,一件是刘家义的《春雪》,另一件是赵国经、王美芳的《乡间小路》。另有8幅获二等奖,9幅获三等奖。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天津入选作品16件,贾广健的国画《秋籁无声》获银奖,杨喜发的《迎春花》获铜奖。1995年天津市举办第四届青年美展,吴玉亮的国画《 塬上清秋 》获一等奖 ,申世辉的《苍茫大地晶莹雪》等5件作品获二等奖;还有6件作品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