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碎布头讲述北京记忆

2015-06-20来源于:北京日报     编辑:少韵


邵丽玉展示反映北京风俗的布贴画    

春节  ▲儿时的春节到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放鞭炮,人们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中。那时逛厂甸庙会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除了各种小吃,还有花样繁多的玩意儿。怀旧中我深感用一幅画来表达春节全部的欢乐景象是无能为力的,在材料上,尽量选择色彩鲜艳的碎布,增加节日热闹的气氛。    

晚间  ▲这是一个平常的傍晚,奶奶坐在床上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陪伴孩子。一个大凳子和一个小凳子,就可以做作业了。为了表现老式煤炉,我找了许久才发现这块像旧铁炉颜色的布料。 

灯节  ▲儿时的一个正月十五,爸爸亲手做了一个花篮灯,漂亮极了,“灯”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灯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更感“灯节”不能丢失。节日中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愿。  

童年  ▲童年如同雨后的彩虹,总让人难以忘怀。四合院的影壁前、花坛边,留下孩子们的嬉笑声,老人讲着动人心弦的故事。那个时代没有电子玩具,只有少量的手工玩具,但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心。  

期望  常常在我的梦中,闪现着奶奶期望的目光。记得小时候每天我吃过早饭,背着书包去上学,奶奶总是站在大门口用目光送我远去,那目光是那么亲切温暖。直至今日,奶奶离开我已有四十多年了,那条幽深的胡同也已消逝在楼群中,但奶奶那期望的目光是难以在我记忆中消逝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法国巴黎的一间跨国贸易公司里,来自中国北京的邵丽玉平日里话不多。“因为环境和经历的不同,我不习惯随便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跟外国人说。”但是不久之后,在这陌生的异国,她找到了另一种述说内心的方式。

有一天,公司进口了一批亚洲布料用来做服装,在即将扔掉的废布料中,邵丽玉偶然发现很多碎布头其实很漂亮,她开始把这些来自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布头拼凑起来,做成一些小动物、小风景的画。

“我有一次看到印度绸,很像墙的色彩,就赶紧收集起来。这种颜色很像中国的红墙,是不容易找的。”完成一幅布贴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平常画画需要什么样的颜色就可以调成什么样的颜色,但是邵丽玉为了一个细节,要在大量的各种花色图案的碎屑中翻找,必须与哪一块布料“有缘”,才能和它遇见,邀请它与自己共同完成独一无二的一幅布贴画。由于需要碰到切合主题的色彩、质感和花纹,并且使得整张画色调和谐,完成一幅布贴画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逐渐地,邵丽玉开始在画里面放入故事。“我想就用画来诉说自己的人生,有些是童年的回忆,有些是奶奶的讲述,像老北京城的那些四合院和胡同,还有些家家户户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呈现在这些画上,等于自己在跟自己对话了,好像找到了一个诉说的地方。”邵丽玉用这种布贴画的形式代替文字,在思乡情绪的触动下,去写自己的“北京日记”。

“每次回北京,变化都特别大。我就想,年轻人应该知道中国的一些老传统,虽然在我记忆里的就是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让后人有所了解。所以我就做了这些东西,当时也没有任何目的。”不过,邵丽玉的这些无心之作却深得法国公司老板以及同事的喜爱,他们甚至建议她办展览。

法籍华人画家陈德弘先生,在谈到邵丽玉的布贴画作品时,眼神里放出一种喜悦的光芒。“徐悲鸿跟我们讲过,宁拙勿巧。她画里面的‘拙’气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非常稀罕的事儿。”在“拙”气之中,陈德弘还看到这些布贴画故事中透露出来的真挚情谊,以及对北京城变化的感慨。这与一般的民间布贴画有所不同。常见的布贴画多以传统的固有元素为主要题材,比如门神、丰收等吉祥、喜庆的题材,功能也主要是起到装饰作用。“而邵丽玉的布贴画更多的是一种表达情绪和思想的创作,题材、内容上没有重复性,具备不可复制的艺术属性。”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董福章在看到这些布贴画后,则感到“既震惊又喜爱”,并评价它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佳作,“邵丽玉的布贴作品,选用的材质不过是些碎布烂絮,她却以巧思妙手化腐朽为神奇,完成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艺术品,远远超过了一般布贴画的水准。”

邵丽玉年轻时曾在清华大学任教,后随丈夫去法国工作,现已退休。做布贴画成为她现在生活的最大乐趣。